却说当时,辽军兵临城下,那老师所言治国之言,忽的荡然无存。韩滔大为触动。心中暗忖道:“在这乱世之秋,国家危难之际,嘴上功夫,纸上文章再厉害,都不及剑锋管用;有武艺傍身可以统领千军万马,驰骋沙场,平治乱世,安国兴邦;退万步讲,一方守城将领也可保全一方百姓。”当下拿定主意,便跪在父母面前,说了一番抱负。韩父见其子一片赤胆忠心,悟性也极高,具有习武的天赋,所以便把家传独门枪槊之法并十八般武艺尽数传授给韩滔。韩滔生性聪慧,心灵手巧。不上三年工夫,那十八般武艺学得十分精通。其父看韩滔长进颇大,非常欣喜。连忙与韩滔道:“我家自有一套兵法,乃是先人汇集《太白阴经》、《练兵实纪》之所长,独撰此书。今日见你上进的紧,便讲授给你。你可记住,这门学艺,切勿外传。”韩滔大喜受拜。
一年后,韩滔与父学完自家兵法,后应武举做了赋闲的参将。只可惜当年奸臣当道,不能用人。韩滔虽文武双全,却只落得埋没京师。后来殿帅府见韩滔带兵有度,调遣精明,善使一条家传枣木槊技法,也只让他做得团练使。后因精通对阵之法,与人斗阵,百战百胜。便呼为百胜将军。自古道:一将功成万骨枯!诚有此言也。正如古诗所言:
幼辞父母去乡邦,铁马金戈入战场。
截发为绳穿断甲,扯旗作带裹金疮。
腹饥惯把人心食,口渴曾将虏血尝。
四海太平无事业,青铜愁见鬓如霜。
专道武将不容易得做。万幸,天不负韩滔勤勉,不期遇着双鞭呼延灼。当时呼延灼也因祖上开国将军铁鞭呼延赞的阴德,做得汝宁郡都统制。两个英雄豪杰一见如故,相谈甚欢,一次谈到深处,情义所在,才结为兄弟。那之后呼延灼征讨梁山,也不忘义气,举荐韩滔做了前路正先锋。后来又因宋江爱才,留在梁山,招安后做了将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话说回来,韩滔、彭玘两个巡逻山下,忽见时迁飞奔来报,说是:“晁天王唤你两个回山听令。”韩滔、彭玘不敢耽搁,引着兵马回山。不期回到山上,就见众家兄弟都在,却是喜笑颜开。两个问道:“不知天王哥哥唤我二回山,有何军令?”晁盖说道:“我已料定,三日后便是呼延灼阳寿尽日。为免将军走地府冤枉路,要遣人去接回山。我与宋贤弟商议了,他说你二人与呼延将军亲密。因此有意遣你二人去接呼延将军英灵回山,不知可往么?”两个听了,心中甚喜,连连道:“必不辱使命。”宋江又道:“为免诸州、府、县等土地惊动,你二人不带一兵一卒,两个速去速回。”两个应了,当下与众人道别。
韩滔、彭玘领命下山,一路疾行。两人不带兵卒,为避日光,夜行晓宿,转走山林小路。看看行了两夜,来到一处荒村。此时天色渐明,两人商议道:“只怕太阳出山,你我灰飞烟灭,需寻一处歇脚,待日头落了再行。”欲寻个住处歇脚,于是入荒村来。两个刚进村口,便觉一股阴森之气扑面而来。正走着,忽然一阵怪风刮起,风沙迷眼间,似有黑影晃动。彭玘大喝一声:“何方妖孽,敢挡吾等引兵去路!”话音未落,只见几个孤魂野鬼,身上湿漉漉德矗立在彼。韩滔怒目圆睁,抽出腰间佩剑,与彭玘并肩而立。韩滔道:“孤魂野鬼怎敢拦路?还不速速退开!”那鬼闻言,扑腾跪倒,嘴里要说些甚么,却喷出水来。
韩滔见状,与彭玘道:“看是淹死的鬼,如之奈何?”彭玘眉头微皱,低声道:“莫管它如何死的,我们还有要事在身,不可耽搁。”韩滔点点头,提剑向前一挥,喝道:“休要纠缠,否则剑下无情。”那几个鬼魂却只是跪地不起,口中呜呜作响,像是在求救一般。韩滔善心一点,便道:“我等既是都土地麾下阴将,怎能见苦难而不救?兄弟怕误了日期,可先去迎呼延将军回来,我自在这里与其解难。”彭玘初时不肯,韩滔三说五说,彭玘好歹应下道:“兄弟保重,不可乱来,只等我回来。”当下约定了。次日夜里,二人分路而去。
不说韩滔留下如何,却说彭玘一路望京城来,因为耽搁时日,到时早见呼延灼身死国丧。天下百姓共哀。京城上下,无不嗟叹。更有天子御笔丹书写下一首《三奠子》追悼,词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