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3章 御状

据北祁律,只要身负冤情之人,不论其身份地位如何,皆有权径直上前击鼓鸣冤。

然而,自这鼓被放置在此处以来,真正发出声响的时刻却是寥寥无几。

要知道,敢于来到此地告状之人,所针对的对象绝非普通的市井小民,而是那些位高权重、身居朝堂的官员们。

所谓御状,自古以来便是最为艰难的诉状之一。

毕竟,向天子告发朝廷命官,稍有不慎便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若不是被逼至走投无路、毫无其他办法可想,又有谁会甘愿冒着如此巨大的风险,前来此处申诉呢?

况且,负责处理这些案件的晋察司,素以行事狠辣着称。

一旦踏入这片禁地,稍有差池,不仅难以伸张正义,甚至极有可能将自身也一并葬送其中。

不过这些不在易年的考虑中。

伸手拿起同样沾了不少灰的鼓槌,猛地抡起臂膀,开始敲击起面前的鸣冤鼓。

刹那间,“咚咚咚”的响声如惊雷般骤然响起。

其声之雄浑厚重,仿佛能穿透云霄,直直地朝着四面八方迅速传播开去。

没过多久,门口路过的百姓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巨大声响吸引住,纷纷停下脚步驻足观望。

当看清击鼓之人是易年之时,顿时满脸疑惑,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

似乎怎么也想不通像易年这样身份和境界的人为何会选择在此处击鼓喊冤。

毕竟,以易年的实力和地位来说,完全不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来解决问题。

要知道,就在去年的时候,易年曾经孤身一人堵住了皇宫的大门。

面对戒备森严、高手如云的皇宫禁地,根本没有半点尊重惧怕之意。

而当时整个皇宫里竟也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发声。

那些平日里威风凛凛的大内侍卫们在看见易年堵住城门后,虽不说噤若寒蝉,但也根本不敢轻举妄动。

若非最后卓回风及时出面相劝,谁也不知道易年会堵到何时。

可就是这么一个敢堵皇宫而且早已不受世俗规则限制的强者,此时竟然敲起了鸣冤鼓。

这事儿,着实让人有些琢磨不透。

然而,易年对于周围百姓们心中所想根本不在意,手中的鼓槌依旧不停地敲击着大鼓。

不过正值雨天,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湿气,使得鼓面在受到击打时扬起的灰尘并不多,不至于遭受尘土飞扬之苦。

时间一点点地流逝,渐渐地,周围的百姓越聚越多,直至将晋察司门前的街道挤得水泄不通。

平日里,这些普通老百姓可不敢轻易靠近这地方。

但今天不同,大家都是来看热闹的,正所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看热闹不嫌事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敲了差不多一盏茶功夫,紧闭的晋察司大门内终于传出了一阵轻微的脚步声。

随后,只听“轰隆”一声巨响,沉重的晋察司大门缓缓打开。

一队睡眼惺忪、明显是被鼓声从美梦中惊醒的衙役打着哈欠,满脸不耐烦地走了出来。

其中一名衙役目光一扫,很快就发现了正在击鼓的身影。

只见他动作娴熟地从腰间抽出一根长长的鞭子,二话不说,抬手就要朝着易年狠狠地抽打过去。

看那副凶神恶煞的模样和熟练的动作,想必平日里一定是作威作福惯了。

与此同时,嘴里还极其不耐烦地大声呵斥道:

“哪来的不知死活的家伙,竟敢在大清早扰人清梦!”

不问青红皂白,便动起了鞭子。

不过这种情形实在是太正常了,毕竟来到此地告状之人,大多都是平民百姓状告官员。

若是自身有官职在身,自然早就去其他合适的地方申诉了。

所以,即便只是一个小小的衙役,面对毫无背景的民众,又怎会有丝毫的客气?

可还没等鞭子落在易年身上,啪的一声响从衙役中传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