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李恪整理了一下思绪,他上前一步,拱手作揖,侃侃而谈道。
“父皇,依据凭证什么的不敢说,儿臣斗胆,有些不成熟的见解,愿与父皇及诸位大臣分享。”
听到李恪的话,李世民虽然有权利直接让李恪阐述他的想法。
但为了显得更为公正,李世民将视线看向了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一众大佬。
房玄龄从李恪阐述如何第一时间救灾开始,就对李恪的想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因此看到李世民的询问之后,立马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
见到房玄龄、高士廉、魏征和其他人都都或明或暗地给出了支持的态度,李世民心中有了更深的考量。
他轻轻抚了抚胡须,目光中透露出对李恪的鼓励与期待,随即温和地说道。
“既然诸位爱卿都无异议,那恪儿,你便放心大胆地谈谈你的见解吧。”
全然没有注意到长孙无忌那张圆圆的脸上,全是忧虑的神情。
李恪朝着李世民和文武百官拱了拱手,自嘲的笑了笑道。
“首先,李恪并非太史局里面的那些博士,不会观察天象,但自幼在宫中学习,不爱学习,却对诸多杂书颇有兴趣。”
李恪以玩笑开头的一句话,让尽管外面的情况尚且不明,但神情紧绷的大臣们,稍微放松了一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王曾研读过多本古籍,其中不乏关于地震的记载,据本王所知,在发生地龙翻身前,并不是毫无征兆的。”
“若是情况严重,地龙翻身前,会出现暴雨、大旱、大涝、大雪或骤然酷热等反常天气。”
“就连井水、河水、泉水等各种水位,也会出现突然上涨的现象。”
“至于穴居的动物,也会忽然从洞中跑出来,成群结队的开始逃跑。”
“飞行动物们则会出现乱飞的现象,甚至还会发出很难听的嘶鸣。”
“但小王有留意,近几日以来,并未发生这些异常现象,就连冬眠的黑熊,也是被青雀赶出来的。”
“因此,儿臣斗胆推测,此次所谓的地龙翻身,不足以对长安城及周边地区造成重大损害。”
“当然,儿臣也深知,自然之力难以捉摸,任何预测都可能有误。但长安距离骊山,只有一个时辰多的距离,若是不惜马力,或许更快。”
“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人前来通报,或许长安所在的百姓,就连刚才的动静都没有感觉到。”
“这才是儿臣认为,事态并未严重至此的原因。”
李恪的话语掷地有声,条理清晰,让在场的文武百官不禁点头赞同。
话语中既有对古籍知识的引用,又有对现实情况的细致观察,展现出了一种超乎年龄的成熟与稳重。
李世民听后,眼中的光芒更加柔和,他轻轻点头,显然对李恪的见解颇为满意。
“恪儿,所言皆出自对事实的严谨分析,朕觉得甚为有理,不知诸位爱卿如何看待?”
为首的房玄龄露出一丝赞许的微笑。
因为李恪这番话不仅缓解了朝堂上的紧张气氛,更为接下来的决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陛下,臣附议,既如此,我们不妨再派人前往骊山一带详细探查,确认情况的同时,也做好回长安的准备。”
“臣等附议......”
房玄龄适时地提出了建议,得到了众臣的附和。
而在口干舌燥的说完这么长长一段话,见到自己的见解,得到了父皇李世民和诸多大臣的赞同。
李恪不忘朝长孙无忌,投以一个轻松搞定的微笑。
而看到李恪非但没有听从自己的建议,还反其道而行之的长孙无忌,脑门上的青筋突突直跳。
朝着李恪,无声的张开嘴巴。
“扎式(摆架子,打肿脸充胖子)”
“马卡(差劲)”
“麻米儿(不明事理)”
......
一众长安的方言从他的嘴里,不断的冒了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