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与尔对弈,乐乎?

暴风军的统领加藤看到山中里美是既惊又喜,而山中里美看到他其实也是一样的心情。但她强就强在不会表现出来,而是永远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

为什么一定要气定神闲?为什么不能表现情绪?

因为山中里美的权谋之道是王道。

何为王道?

韩非子主道篇有言:此道在不可见,用在不可知。虚静无事,以暗见疵。见而不见,闻而不闻,知而不知。知其言以往,勿变勿更,以参合阅焉。函掩其迹,匿其端,下不能原,去其智,绝其能,下不能意。保吾所以往而稽同之,谨执其柄而固握之。绝其望,破其意,毋使人欲之。不谨其闭,不固其门,虎乃将存。不慎其事,不掩其情,贼乃将生。

什么意思呢?当上位者不能让下属看到自己的心意以及喜好,要看起来虚静无为,要躲在暗处观察下属的瑕疵。见而不见,闻而不闻,知而不知,不是指要大度,而是指情绪,要掩藏自己真实的情绪。知其言以往,勿变勿更,以参合阅焉,这句话直译的话好像在说上位者了解下属的主张后不变更它,应用验证的方法考察他的言行是否合一。看起来好像在说要大度,要给下属表现的机会,其实不然,这是在说通过下属的行为轨迹去预测他的每一步,知其能,知其所不能,算准他,用好他。

函掩其迹,匿其端,下不能原,去其智,绝其能,下不能意。直译的话是说上位者要严密的包藏其自己的行迹,隐藏起自己的念头,臣下无从探测。上位者去掉自己的智慧,不要表现自己的才能,臣下就无法揣度。

为什么要这么做?让上位者当一个圣人?一个良好的道德模范吗?不不不,这样做的理由是防止下属窃取自己的权力信念。

后一句,保吾所以往而稽同之,谨执其柄而固握之。这一句才是本意,为了更好更牢固的抓住权柄。

为什么呢?因为权力的本质来自于相信。上位者通过各种方式从底层的广大群体那里获得了权力。这个权力的执行者是下属,如果下属能够稳定的猜测到上位者的情绪,猜测到上位者的喜好,那么就能稳定的预测上位者的行为轨迹,从而稳定的从上位者这里窃取权力的信念。有了这个,等于实际上下属有了上位者的权力,直白点说这就有了以下克上的基础,然后以此来达成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目标。以此观之,去其智,绝其能,未必是指上位者,而是去下属的智慧,绝窥测权柄的能耐。

绝其望,破其意,毋使人欲之。这一句就更直白了。打破下属染指权柄的希望,破除他们揣测。然后欲使人先得不能被人欲之。

虚静无为不是让人当圣人当道德模范,而是这样可以更好的掌握权柄。

所以故人主有五壅:臣闭其主曰壅,臣制财利曰壅,臣擅行令曰壅,臣得行义曰壅,臣得树人曰壅。臣闭其主,则主失位;臣制财利,则主失德;行令,则主失制;臣得行义,则主失明;臣得树人,则主失党。此人主之所以独擅也,非人臣之所以得操也。(壅,堵塞,堆积之意。)

直译的意思就是:下属蒙蔽上位者大概有五种情况:1、蒙蔽上位者的耳目。2、控制上位者的财利。3、擅自发号命令。4、收取仁义的名声。5、培植党羽是一种蒙蔽。臣下闭塞上位者的耳目,上位者就失去了其俯视天下的地位。下属控制财利,上位者就失去了收买人心的恩德。下属擅自发号命令,上位者就失去了对号令本身的控制。下属获得了仁义,上位者就失去了本身的圣明。下属拉帮结派,上位者就成了孤家寡人。

直白点说这五点也是下克上的根本。这五点分别是信息权,经济权,控制权,信念权,势力权。

给上位者编织信息牢笼,他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都是下属说了算。有了经济权,那么什么地方该花钱,什么地方不该花钱,也是下属说了算。有了控制权那就更不得了,在没有上位者的地方,下属就是上位者,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为什么仁义也要禁止呢,因为这是在窃取上位者的权力信念,信徒都信你了,那么你就有分权的意图和能力。至于势力权,一旦下属联合逼宫,也会让上位者极为头疼,因为上位者的势只能用于个人,对下属联合的势很难处理。

在山中里美的王道中,这五种也是她要牢牢掌握在手里的,也是不能让任何人染指的。

她不表现情绪,那么加藤就不知道她为何会在这里,那么他主动不尊命令后撤,就会使他的心理处于弱势。但其实山中里美过来其实就是为了营救暴风军的,她其实也没想到加藤会主动从主战场撤出来。既然他撤出来了,她就更不会说原因了。

她甚至还劈头盖脸的问加藤:“你为何在这里?”

“属下有罪!”加藤跪地不敢抬头。他心虚。

“你何罪之有啊。”山中里美又问。

“属下未能支援山中康生少爷,而选择后撤,实属大罪!”加藤很诚恳的说道。他能诚恳,那么在山中里美眼里,他就有加分,反而不会追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