镰仓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巳时,这个麻布想法中最重要的总攻时刻,也正是史书上记载的大皇子率领的倒幕军和幕府军的重要一战,同时也是往后的历史走向的重要转折点。
史书中对这一战的描述经历过了三个重要时期。第一个时期,极尽的渲染了守城的山中结衣的能力,并且夸赞了山中里美的胆魄和智慧,极力的描绘了山中里美守城的艰辛,同时将能用上的所有溢美之词都给了山中里美。第一时期的历史中完全没有奈良樱落的角色,同时连和奈良樱落有关系的浪客是一个都没有描绘。同时,讽刺的是,对旁系的山中康生也多有赞美,连山中伊织和山中康介也获得了深明大义的美名,对于山中伊织杀山中大中这段描绘的相当之正义。
第二个时期的史学家完全推翻了第一时期的描绘,将绝大多数的赞美都放到了奈良樱落的身上,包括策略的设计,运作,后勤的推送,种种细节开始公开,除了保留了山中里美的功绩之外,其他山中家的一些人都是随笔一句,这其中甚至包括了山中结衣。因为后期山中结衣斗争失败,在这场漂亮的守卫战中,她甚至被描绘成了无能又毫无主见,全靠熏的智慧才得以完全守住此城。
为什么差别会如此之大呢?
因为第一个时期的历史是诸侯混战时期,那个时刻,奈良樱落虽然获得了点名声,但其实还未登上历史舞台,他只是山中家一个姑爷,没有人相信他有这样大的能力能扭转一场看似必败的战争,所以将全部的功劳算在了山中里美身上,山中结衣次之,至于浪客皆为无名小卒,无人在意。
而第二个时期,是帝国已经建立。那时奈良樱落的名声已经传遍四野,没有人相信这场战争没有他的参与能赢。虽然奈良樱落从来没有主动说过这件事,但是后来浪客的许多人都对这场战争写有回忆录或日记。主要还是以山中结衣的回忆录为主,只是后来她斗争失败,她的资料就没有人敢采用了。至于当事人山中里美更是没有什么只言片语留下。论证的主要观点开始来到以熏为主的浪客身上,如果不是因为秀清说了几句公道话,山中结衣在这场战争中真的成了打酱油的了。
后来的事情脉络,主要是以秀清的话作为主要依据。
虽然后来秀清的结局也不算好,但是秀清太过刚烈了,作为帝国双壁之一,没有人会相信她这样的人会说谎。
于是通过秀清留下来的资料,这场战争才真正的理清脉络。这便是第三个时期。
当然这三个时期其实也说明了史书不够客观的主要原因,因为写人,若想捧一个人,和想踩一个人,其写法是有区别的,这便是春秋笔法。所以一旦在史书上看到了太多情绪化的语言,那么这段历史就当不足为信。
所以结合各种资料,只能从山中结衣和秀清的视角来看待麻布设计的这场总攻。
巳时,刚刚趴在桌子上打瞌睡的山中结衣被巨大的震动惊醒,她熬了一夜,好不容易等到敌军的攻城节奏缓慢下来,以为今天就这样了,没想到忽然攻城的节奏猛烈起来了。
这震动太过巨大,比先前攻城的动静大多了,屋子都开始剧烈晃动,她本来以为只是一下,没想到接二连三的震动开始了,她甚至在屋子里听到了爆炸声。
“怎么可能会有爆炸声呢?有护城大阵在,敌人的遁术攻击应该是打不进来才对?”正在疑惑间,小茶却慌慌张张的冲进来:“二小姐,紧急军情,紧急军情……”
“慌什么,慌什么……”山中结衣呵斥道。
“西……西城门外,原先是先锋军在攻打,忽然他们有了援军,就在巳时,突然的猛烈攻击,将西城门的大阵打开了一个缺口,导致整个大阵被打破了。”
“什么援军?哪里来的援军,为什么敌人增兵,我不知道。我们的情报人员干什么吃的。”山中结衣此时并不冷静,她刚睡醒,整个人还处于懵的状态,脑子没有清醒,听到消息的一瞬间整个人处于发怒的状态。
“是……是先登军!”小茶咽了口吐沫,又重复道:“是大皇子手下除了斥候军外最擅攻城的先登军。”
“现在是什么情况?”山中结衣稍压怒气问道。
“大阵被破,我军被迫与敌人短兵相接,伤亡徒然增大,有点顶不住了,西城门请求增援。”小茶说完就呼呼的喘气,她的情绪紧张又急切,加上有点六神无主。
山中结衣看到小茶这样的情绪状态,原本还怒气冲天的她,忽然醒悟,她的情绪不能跟着小茶的节奏走,这个时候所有人都可以急,可以紧张,可以没有主见,但是她不能。因为小茶正眼巴巴的看着她呢。
小茶可以眼巴巴的看着她等她拿主意,她却不能眼巴巴的看着小茶,等着小茶拿主意。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山中结衣是真的蜕变了。
如果放在以前,山中结衣面对一些难解的问题,她遵循的是怎样的道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