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姜维最后的计谋

【话说,诸葛瞻就是诸葛亮的独子。

在其八岁的时候,诸葛亮曾说:“他看起来很聪明,但担心其早熟,难成大器。”

此时,蜀汉是由诸葛瞻(卫将军、领尚书事)、董厥(辅国大将军、领尚书事)、樊建(侍中、尚书令)一起辅政。

身为诸葛亮的儿子,蜀汉的百姓可谓是对他寄予厚望,在蜀汉后期,虽然没出过什么好政策,但只要有一点好政策,即使不是诸葛瞻提出的,百姓们都认为是诸葛瞻提出的。

当时,黄皓因为受宠而肆意干涉朝政,没有大臣去匡正刘禅,很多官员都争相巴结黄皓。

这三个辅政大臣里,只有樊建从来不和黄皓来往。

而诸葛瞻反倒是和黄皓的关系很不错,这也是后来人经常诟病诸葛瞻的点。

因为诸葛瞻和黄皓一起,都想要夺了姜维的兵权,让右大将军阎宇代替姜维。

当然,一般人都认为诸葛瞻并非是和黄皓那样存在私心,他只是单纯觉得姜维年年北伐,导致蜀汉民生凋敝,因为这也确实是事实。

此时,面对邓艾大军突然出现,拿下江油,威胁蜀汉内部的情况。

刘禅派出了诸葛瞻带着黄权之子黄崇,李恢侄子李球、张飞的孙子张遵一起去抵挡邓艾,同时又传令一直在防备着东吴的永安都督、右大将军阎宇带兵支援成都。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蜀汉内部,现在是真的没人了。

这刘禅派出去的四个人,没有一个是带兵打过仗的。

前面我们提到过,都督南中的霍弋曾想集结南中的兵马前来帮助刘禅,但是刘禅没同意。

就这样,诸葛瞻带着人前往了涪城,但到了这里,他却是逡巡不前。

黄崇急得不行,多次建议诸葛瞻赶紧前进,抢占有利地形,一定要堵住邓艾,不让他进入平原地区。

但是诸葛瞻不听,急得黄崇都哭着求他,他还是不听。

最后,邓艾的先锋军在涪城击败了诸葛瞻,诸葛瞻被迫退守绵竹。

邓艾派使者说降诸葛瞻,说:“只要投降,他保举诸葛瞻做琅琊王。”

诸葛瞻大怒,将邓艾的使者斩杀。

然后,他又搞出了一个迷之操作,那就是放弃坚守城池,出城摆开阵势和邓艾决战!】

...

“啊,我...”

蜀汉,昭烈帝时空,诸葛亮看到这一幕,怒气上涌,一下子就晕倒了。

昭烈帝刘备赶忙扶住了诸葛亮,用手指去掐他的人中。

...

蜀汉后主时空,诸葛亮长叹了一口气,道:“无奈,无奈!”

这事吧,他听岳飞说过。

好在现在距离这时还有几十年,只能防备着,让自己的儿子不能担当重任就行。

...

“唉,虎父犬子啊!浪费了诸葛亮的名气!”唐太宗李世民叹了一口气。

...

【这一战,就这么开始了,刚开始邓艾让儿子邓忠和师纂分别从左右进攻蜀军军阵,但失败了。

两人回报邓艾,说攻不破。

邓艾大怒说:“生死存亡之际,有什么不行的?”

同时,作势就要让人将两人拖出去斩首。

两人只能再次上阵拼命攻击蜀军。

这一次,蜀军大阵被破了。

诸葛瞻,黄崇,李球,张遵等人都战死了。、

诸葛瞻的长子诸葛尚听说父亲战死之后,痛哭流涕说:“我们父子身受国恩,却没有早点除掉黄皓,现在惨败,还有什么脸活下去!”

说完,他冲进了魏军之中,战死!

诸葛瞻父子虽然没能继承诸葛亮的智慧,但是继承了他的忠诚,总算是维护了诸葛亮的声誉。

蜀军最后的力量战败了,刘禅慌得六神无主,赶忙召集群臣商议。

有人建议逃往南中,有人建议投靠东吴,刘禅拿不定主意。

这时候,“蜀中孔子”站了出来,说:

“这大国吞并小国,是很正常的事情,自古以来都没有寄居在别国做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