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力村里免费出,其他的费用沈如意这边出,地面上没水,那就从地下取水。

好在这块地方的地理位置也足够优越,水资源本来就挺丰富的,大多数地方,向下挖了三四米的井就出水了。

最深的地方也就五六米,一定出水。

沈如意瞬间干劲十足,加大了挖井速度,平均每个村子两到三口井。

顺便把这事报给了官家,看他们那边要不要借鉴一下。

果然一报过去,官家就特别重视,照样派人过来学习了一下,就开始大面积推广了。

挖井就是费点时间和功夫,又没其他坏处。挖呗,算是多了份保障。只要人能活下去有水喝,问题就不算大,在可控范围内。

挖井的这事很快就被大力推广了下去。之前每天在河边舀水喝的人们,多少不习惯用井水,可在生存面前生活习惯又不那么重要了。

这也就是在京城,八水环绕,水资源丰富,不差水,再往西北一点那里的人们本来就靠井吃水。

只是这次把原有的井,往深处多挖了几米。

四月中旬的时候,在朝臣的建议下,官家还亲自举办了一场祈雨活动。

祈雨的当天并没有下雨,好在五天后终于下了场大雨,把干涸的大地直接浇了个透,连着下了两天两夜才停。大家这才放心了下来。

沈如意去地里看了看,这些秧苗比往年长的是稍微慢了一点,但好歹都活着啊,成活率还是很高的。

而官家这边今年也调整了策略,把沈如意贡献上去的这些作物,让今年干旱的这几个地方种植了,恰好见证一下,它们在干旱的情况下,成活率和产量怎么样,起码能做到心中有数。

大雨的到来,把沈如意一再推迟的南行计划,再次提上了日程,决定好了,五月初就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