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个民营企业吧?”汪浩不以为然道:“一个民营企业,我们还是要有所保留。最好不要把希望放在他们身上。”
陆天明解释道:“我会与他们签订合同,而且,前期我们不用先投入。”
汪浩摆摆手道:“具体的事,你去落实就行了。天明啊,我突然有个想法,我们邀请的对象,是不是级别有点低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红色纪念广场一期工程竣工后,汪浩便迫不及待要向社会展示。
这种完全展示的红色主题,带有非常强的政治性,与风起云涌的经济改革大潮,似乎格格不入。
当初,汪浩担心邀请市一级,甚至省一级的参观团来山南,会被人拒绝。于是便从最基层开始,将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邀请县一级的参观团。
果然,他的这个做法很快收到了效果。所有接到山南邀请的县一级政府,都对邀请表示了浓厚的兴趣。大家纷纷表示,将择期过来山南参观瞻仰,以支持汪浩的工作。
根据县委接待办的汇报,从现在起,每天都有将近一个到两个参观团来山南。
最鼎盛的时期,一天将有七八个参观团同时到达。
然而,汪浩却似乎对目前的状况很不满意了。
“一百个县,可能都抵不上一个省长书记的影响。”汪浩对陆天明说道:“天明,我们是不是该调整一下邀请的对象。”
陆天明当然明白汪浩的用意。何况,他的话已经说得很直接了。
他需要来自更高层给自己的肯定!
“汪书记,是不是等这批参观团工作结束了之后,我们再邀请高层?”陆天明试探着说道:“我们这次接待的任务有点重。我估算了一下,光是接待的开支,可能要突破全县GDP的总收入。”
“天明啊,你的眼光不能总盯在钱上面啊。”汪浩批评他道:“我们确实要花出一笔钱。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笔钱花出去之后,会给山南带来多大的影响?”
陆天明嘿嘿笑道:“钱与影响,确实不能相提并论。但是,汪书记,这可能会给老百姓带来不必要的负担。”
“有什么负担?”汪浩不满道:“我们邀请客人来山南,不就是给山南做广告吗?山南的社会影响大了,还怕经济发展不起来吗?这样的话,以后少说。”
陆天明连忙说道:“对,确实要少说。我们不能光算经济账,不算政治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