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琴把秦扶清一顿好夸,惹得刘氏对他好奇不已,追问道:“你说那孩子今年要进京考试,他什么时候来京城?”
“算着日子,差不多也该到京城了。”
“一到春闱,城里大大小小的客栈都住满了,就连白龙寺里都住着不少求学的读书人呢,要是他寻不到住处,咱家住的地方多,分他一处院子也能有个安身的地方,正好也让你祖母过过眼,帮你把关。”
刘氏说这话,完全是把素琴当成自家人,不然也不会主动邀请秦扶清到舅舅家中住。
素琴忙道:“我听爹爹说,他早已安排秦郎住在我家中,正好我家中无人,家中还有众多藏书,他一个人乐得自在呢。”
“话可不能这样说,日后都要做一家人了,把他一个人放在宅子里多难受,正好一会儿回去经过你家,咱们顺路去看看他来了没有。”
素琴没再拒绝,她也有些担心秦扶清。
今日被马亦卿找茬,她一时不知如何解围,就拿秦扶清当借口,万一马亦卿尚不甘心,还要招惹是非,保不齐就找到秦扶清身上了。
到那时,他不过一个进京赶考的书生,无权无势,又该怎么办呢。
想到这里,素琴不由得有些着急,巴不得爹爹赶紧调回京城。
二人坐上马车回城内,顺路去素宅看了一眼,素阿福见到自家小姐,高兴不已,立马就告知秦扶清已经来京的好消息。
“昨日秦公子就来了,就住在寻芳圆,说那里花的好,离书房也近,十分幽静适合读书,小的就把秦公子安排进去了。与他随行的还有两个年轻人,一个是他的书童,另一个是他的弟弟,瞧着高大威猛,性子倒是挺沉稳的。”
素阿福年纪大了,说话也有些絮叨,不过一天的相处,他对未来姑爷还挺有好感的。因为秦扶清对着他既没有傲慢,也没有刻意的讨好,一切都是那般顺其自然,与他交谈时更是感觉如沐春风一般何旭自然。
自然而然地,素阿福就在两个主子面前说尽秦扶清的好话,什么相貌堂堂,正人君子,勤奋好学,“老爷不愧是老爷,眼光就是好!”
素琴听到心上人被夸,十分满意,又盼着秦扶清从院子里出来,好与她见上一面。
说句不好听的,他们二人上次见面还是在柳夫人的引荐下,此后再无面谈,书信倒是有几封,可哪里比得上亲眼见到人好呢。
刘氏像是看穿她的心思,忙问道:“他人呢,不在宅子里吗?”
素阿福一拍腿道:“一大清早秦公子就带着人出去了,说是要去白龙寺见好友,好像是他来的时候救了一个赶考的书生,书生没地方住,便借住在白龙寺,秦公子担心他,便要去看看,顺便在京城熟悉一下环境。”
刘氏与素琴对视一眼,都看出彼此的惊讶,“那可真是不巧,我们刚从白龙寺回来。”
要怪就只能怪白龙寺太大了,才让他们没能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