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隐笑了一笑,说道:“本观立于洪武年间,传承甚久,所练功法,除了书上记载的,还有一些以口代代相传的,乃是名为《太上还真篇》的妙法。”
罗隐说到这里,不再言他,直接将《太上还真篇》的内容说出:“致虚极,守静笃……中关炼气化神,补离中之阴而成乾也……无为之性自圆,无形之形自妙。神妙则变化无穷,隐显莫测;性圆则慧照十方,灵通无破……而其至真之体,处于至静之域,寂然而未尝有作者,此其神性形命与道合矣……真幻两忘,道合自然,神证太虚,与天地同其阖辟循环,浑化与无垠,动与天俱,静与天游,则为天仙功成。”
《太上还真篇》通篇上千字,罗隐不疾不徐娓娓道来,他的声音虽然低沉沙哑,却带着一股莫名的威势,仿佛契合了某种大道。
言罢,罗隐看向方牧野,含笑问道:“道友可记下了?”
方牧野眼中神光隐现,对着罗隐一礼,说道:“记下了!多谢道兄传法!”
罗隐回了一礼,说道:“道友此番下山,贫道有一事相托。”
方牧野爽快说道:“道兄请讲,我定全力以赴。”
罗隐笑了起来:“我这观中有一弟子,一生下来便被父母弃在了道观门前的台阶上,被我捡了回来。这孩子生性淳朴,道心天成,只是终究未履人世,这学道必须的一步便没有涉及,心性得不到圆满,也就悟不了大道真谛。”
“道友上过山来,也下了山去,对于山上山下自有见性,希望道友能带他下山,好教他于世间体悟人生百态。”
罗隐话还没讲完时,方牧野心中便已猜到了他说的是谁。
当初看电影时,片中明表,是因为世道不太平,道观里缺粮,养活不了那么多人,罗隐才让众徒弟们比武,决定去留。赢的人本事大,自己下山找饭吃。
方牧野刚来之时,给了罗隐两条大黄鱼,道观里这几年自不会再出现缺粮的事情发生,何安下也就不用下山去了。
可如今听了罗隐所说,方牧野才明白过来,原来何安下下山,都是罗隐的安排。
也是了,若只是缺粮的原因,即便少了一个何安下,又能缓解多少,为何偏偏只让他一个人下山。
再说让弟子比武决定去留,众弟子的武功如何,作为师父的罗隐,自是一清二楚,何安下胜出,他肯定早已预料到。
以为是命运使然,原来都是人为安排!
方牧野心中若有所悟,暗叹了一声,嘴上却是笑道:“自是没有问题,莫说一个,再多几个也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