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嗯,修仙本质也就是一个让自己能掌控的空间不断扩大,让自己的零点能完全掌控的空间越来越多,所以会有双实境,一个负责零体,一个零海。”
“嗯,现阶段的修仙越来越让我感觉像那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的过程了。”
“这倒没错,本身也是这样的想法,只是那时是思在参与构造,他只需要试错而无需在意时间,而我们几亿年后随着内能能量的流出,思想里那内思与外思的融合后新生的存在有没有思想已经是未知数,还拥有原来的思想更是难上加难(对于古书的人大脑皮层活跃的说法,或许也是其是类似外思与内思结合之处,而脑是思试错后得出的能入思的新存在具体空间,当然那是量子出现以后的事,现在我们说的还是物到能的初始阶段,连场都还没到)。目前的修仙大都还只是尝试创造一个几十亿年不朽肉身一般,也就类似离子一般。对于零点的细节,只有晶知道,不知道现在光知道了没。”
“那只有出去了才知道。”
“按理来说,应该知道了,毕竟现在是他与她的思想结合起来,让一切更进一步的阶段了,那余蝶的存在。”
“蝶儿么?突然纠结了,我如果出去了会不会和他争,或者说他会不会觉得我会跟他争呢。”
“你自己觉得呢,智直螺。”
“如果没遇到你,用我刚入深渊时的思考来判断的话,那余生那个我应该与我那时一样觉得自己很可能会同他争,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哪怕遇到了你,我其实还是想的,只是更觉得她们会喜欢他吧,而我只是一个分身,也就没有那么多烦恼,她们活的开心就好,另一个我必须保护好她们,也就仅此而已。在你这里,我内心的宇宙已经到了包括在那外宇宙,其内都是我的具体空间。”
“那苦头可有得受了,过去的外思和内思融合不过是混乱中形成新的能理解自身的意识,现在要做的是自身意识与外部意识融合形成统一思想,你有足够的能量去改造和分配么?”
“没有,不可能有,所以他们才会选择离开,重新构建一片具体空间发展,而留下书籍来引导这里的后来者的认知进而一起来创造出足够的能量来改造这个蛋,形成一个整体,进而拥有破壳而出的力量,哦豁,这个蛋完成破壳的那天就是真核计划向灵子计划的又一步。”
“灵子计划么,和你交流来看,已经接近完成了,这蛋也许是下一个生灵计划的第一步吧。别看这里已经到了凡人计划,在更外面的世界,还处于类似生物计划的程度。而灵子计划更像是共念,区别于念量子计划的另一个独立自主计划,是下一个念量子计划的前提。”
“念量子计划?念,量,量子的统称?”
“是三生万物的三生阶段,也可以说三生万物前的准备阶段,对于三生万物的无中生有阶段。”
“所以念只是对于宇宙已知的极限,并不是宇宙自身的极限,而那熵增也是其思不同程度熵减下综合呈现的现象。”
“实际上也就这样的类比:空间本来只有物这样的念性,慢慢物与物之间出现了孤立的自物性,其中成功自悟的化为了思,拥有共念性;而失败自舞的化为了能,拥有量性。至于说空间的物怎么来的,是有物才有了后来统称物位置属性的空间的来源,而有思才有后来能定义出物位置属性的空间这概念的前提,能的流通是物位置空间张显的基点,此时由于思的不完备没有目的,但目的只是起引导作用,过程随着能的流通而出现变化,进而有了时间这具体存在,为后世所定义用来量化变化,进而带来物,能,思三者的循环,随着变化的加深各自开始趋向不同,但又交织完成了一二,二生三的各自衍生。然而这里面有不可直逆的变化:思不能直接到物,必须是思借能而创造新物,进而统称物。而物与能就在于静止与运动,而只有运动的物才有变化,进而有创造性,因此有能性被称能。但能没有自性,所以能混乱无序地奔流,而因为思本身处于无能状态,物本身处于零能状态,虽然是两种不同状态,但对于能来说就是一种无能性,一开始或许没有什么一定会流向低处的必要,但随着变化的过程,慢慢形成能大都流向无能的趋势,进而出现了对能想要完成平均的认识,在后来的存在来看。而这个过程中,物结合能化作了物能,能在流动中汇聚形成能源,思吸收能化作了思能。物能也就是那希格斯粒子,其能虽然须弥停留,但很快就流向能源或者思能,而这个过程也是那空间场后续能出现的来源。而能源是空间洋流的结果,只是某处空间流入大于流出形成了类球体,随着能越多,将一片空间划分内外,进而通过对空间的影响出现内物能甚至有的出现内思能,此时与其外界或许并无不同。而思能是能将思包裹在无处不在的能场里,而思不同于物,他完成了自悟,虽然是处于了比物的零能更退一步的无能,处于了虚无状态,但他明确了自身的边界,在拿捏不了能之前像直立猿,一旦出现能改造能的思能出现,就产生了人猿两向的未来,这些思能也就成了能量。而这也许就是虚数i,完成其的二阶化化成思能,完成对能的掌控就等于完成了其的二阶等于负一的等效,拥有了从无到有的来源,此后与零点的距离就是到他的真实的一的单位间距。至于怎么到,可以是到零再到一的自然最短路线,也可以是再来一次二阶化的发展最优路线,当然也可以是其中任意的曲折,一切已经到了与念区别的量阶段,要做的只是以自思能这念作来源,以物,能,物能,能源,它思能作前提,去探索以能量为基础的自身增殖来找到形成量子的二生三。而这个还在思想之前的阶段,一切就都是靠试错来完成积累,自然矛盾丛丛,进而纠缠不断,牵一发而动全身,两面性也随之而来,新三态也在变化中产生,进而出现新万物,复杂性开始进一步提高。比如之前说的外思内能和外能内思的产生,又比如虚数开始存在倍数常数的概念,一方面是能量自身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能量之间沟通的需要。随着思的不断积累,外思成为不同宇宙的分界壳,其内的物,能,物能,能源,思能都统称了内能,而能量的思能成为外能,其内的同样的物,能,物能,能源,思能统称的内能有了其统一结构而统称为内思。但此时能源内一样出现了与能量相同的存在,但他们的外部是与之能相斥的存在,才能身处于能源之中,游离于能源之外,也就是外思内不知,因为这个过程没有自身观测,是处于波动中产生的自然造物。这外能内思与外思内不知慢慢在纠缠中不受自身的意愿开始被时空所挑选,化为运动且稳定的存在有了增殖的优势,而也是从那时开始,宇宙真正出现了个体间的优胜劣汰。而随着思发展而形成的虚体以量子之名成为了各自宇宙的主宰,吸收能来发展自身,最终外能内思和外思内不知都化作了外能内不知,统称外能内思;又随着外能具有排斥性的外能内思出现,另称外思内能,最终统称思,形成第一性能相吸和第二性思相斥的认识,进而完成能与思的基于物的两分。一体两面的出现,同源不同性,进而物,能,思三生正式完成。而此时有的只有自旋,质量还遥遥无期,电荷更在质量形成之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就是零点的理论来源么?”
“是前提,自旋相当于零点的共念,质量是其的念,电荷是其的量,而稳定的三生结构是一体,源于超近尺度质量间的强吸引;以物,能,物能,能源,思能(现在开始简称五行,物是土,万物之始;能是金,突破之始;物能是火,质变之始;能源是水,前提之始;思能是木,来源之始)构出在自旋面上的质量,进而形成类似量子的质子状态,而因出现吸收不同能的电子为其建道,在此前也要完成三生体内的弱吸引,拥有交流循环性作前提,以强吸引作来源,形成轨道的稳定,又形成一个电荷保护层,其实从宇宙角度来看古书的土求,其实和量子的形成并无区别,只是量子起源的物相似性更高,试错更少,难度更低,而随着宇宙历史发展,量子时思的融合就像捏橡皮,存在就行,后续如何并没有这个认识,而古书的土求一样保持神经的存在到了很久才有机会让物思分离一样,让意思化为意识,后来才有思想到认识更进一步,同时去寻找类似共念的共识作下一步发展的前提。这个的细处我们哪天再一起从自旋这类似自主的前身出现后,怎么完成质量这个用于保护自身的变化和那电荷的来龙去脉,最后就看看能不能说清零点。”
“啊,你不知道么?”
“他或许知道,但我只从书里看了,至于真实的情况,我研究的方向是后续发展,大概知道一些类似的东西的猜想罢了。”
“智直螺吐出一个气泡,并表示以后再也不敢说大话了。宇宙里遗留了太多沉寂之物,只能随自然而然地变化,我们用的只是思想结晶里被可测的一小部分,甚至还只是被保护下的一小部分,想想修炼那一路上的风景,现在想来就只是一个自主的开始。也就还是完成自旋罢了。”
“慢慢来,一步一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