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大灾来临

万历43年五月,端午前一日,朱常瀛收到一封急报。

倭国大阪之战,丰臣氏败北,丰臣秀赖被迫自尽,老德川大获全胜。

战争从开始至结束,不过六日,以至于驻长崎商馆还未将开战消息送出,就特酿的结束了,不得不重新修改情报。

按信中所说。

此战,德川调动大军26万,丰臣动员12万浪人。

原以为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城池攻防战,却万万没有想到最后玩的是野战。

具体战斗过程,长崎方面没有说明,也难以知晓详情。总之两方最后在一个叫做天王寺的地方展开决战,丰臣军全军覆灭,大阪城破。

啧啧,40万大军乱战,即便扣除一半为民夫,参战兵力也令人瞠目。

瀛州军就不行,最大规模的战争也就动用将近万人,远没有倭国这般豪气。

丰臣秀赖的小儿子也被处死,丰臣家就此绝嗣。

朝鲜李氏听闻大抵要放鞭炮,老猴子将朝鲜祸害的不轻。但朱老七在看热闹之余也未免担忧。

虽然已经提前通知奄美方面戒备,但朱常瀛觉着还不够。

战争结束,老德川势必会发动一场残酷的大清洗,将丰臣余党连根拔除,所以小日子还会乱一阵子,不排除有丰臣余孽逃亡海外。

当日,瀛王府发文。

通知沿海几省兵备道,言倭国内乱,警惕沿海。

通告诸对日贸易商会,密切关注海上不明船只,发现倭寇,举报有奖。

通知各地海巡加强巡逻,严防倭寇。

调近卫步兵一团,并本部海军一部驻防琉球那霸,协防奄美。

对于小日子,还是要小心谨慎,日本一统,万一老德川发疯要染指琉球呢?也不得不防。

按照历史轨迹,德川接下来将会加大力度折腾各藩,削弱地方势力,驱逐耶稣会,打击一神教,闭关锁国,断绝同大明以外各国贸易,彻底禁止国人出海。

只要这个趋势没有被打断,朱老七就对德川家充满好感,因为他想做的事德川家主动就去做了,当真没有理由为敌。

就在朱老七幸灾乐祸看小日子热闹的时候,一则报告令他,乃至整个瀛州官场大为震动。

家里又闹旱灾,波及面之广史无前例。

徐州以北开春至今不雨,山东、北直隶大旱,播下的种子干枯无芽,乃至腐烂,大面积减产绝收无可避免。

眼下,百姓还有去年的陈粮度日,但粮价已然高起,京畿流民乞讨者开始增多。

北塘方面预计,进入六月,陈粮用尽,灾民将陡然增多,提请瀛州早做准备,应对大规模难民潮!

朱常瀛尤为重视,收到报告不几日就跑去澎湖。

果然,白米期货价格竟然上涨至八钱每石,翻了一倍!

要知道,这可是大宗交易,而非零售!

一番了解,湖广也遭灾,水灾!

北旱南涝,把个米价推波助澜,早就居高不下了。

好在,朱老七本也不是要买粮赈灾,而是要卖粮!

王府之下有一个特别机构,名曰“瀛王府物资储备行”,这个机构就是那些无限期期货合约的发出者,比如南洋米,天竺棉。

经济们将储备行价格称为基准价格,也就是交易的底价。

市场上,很少出现交易价低于基准价,但有时候却有价无市。毕竟那些粮商棉商也不能整日在交易中心守着,这就是储备行的机会。卖家眼见售价同基准价相差不多,或者没人接手,或者急于套现,便会将货物出售给储备行。

储备行由王妃管着,但日常由一个九人委员会负责运营,办公地点就在交易中心。

“姝儿,慢慢放出去吧,这个价格可以了。”

王妃有些不愿意,“殿下,其实还会再升的,不如再等等?”

“不必了,继续等下去,糙粮也会涨价的。”

王府有钱,但也是有年度预算的,一个萝卜一个坑,便朱老七也不会无理由超支。

今年,王府预留备荒银17万元,这才五月头就花出去一半了。瀛州也会闹灾啊,不比大明内陆来的少,处处用钱。

眼下,备荒银只余八万元,显然不足以应对这般规模灾情,而且也不能都花在大明内陆,瀛州也要预留一些。

于是乎朱老七就想到了储备行,转手就可变现,然后提着银元去农户手里收购余粮。

这个余粮自然指的是糙粮,能填饱肚子就行的那种,比如麦麸、高粱米、玉米、土豆、红薯之类的。

几年了,这个储备行用来十分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