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至于打从她记事起,身边总是伴随不少腥风血雨,直至有一次宫里进了刺客,当时是夜王带人来护驾,就那么从刀口之中救下她性命。
对于一个半大孩子来讲,那样的救命之恩足以使她把夜王当成最亲近的人,她羡慕夜王一身武艺,崇敬夜王的一身威仪,
而当时那场夺储之争也已白热化,
梁湛芸虽远在幽州,却千里传书,隔空为女帝出谋划策,手把手地教导女帝如何收买人心,如何接手梁湛芸从前培养起来的那些亲信,
而以前那些效忠梁湛芸的忠臣良将,也全部听从梁湛芸的意思转投女帝麾下,女帝也从起初的青涩,逐渐变成作风狠辣的模样。
在那种情况下,女帝自顾不暇,也没空注意梁怀音这边,所以那时候梁怀音就经常悄悄地偷溜出皇宫,去寻夜王。
夜王给她的安全感是任何人也无法取代的,小小的孩子缠着夜王,让夜王教她武艺,教她文策,教她谋略,她心底里是真把夜王当成恩师尊长来看待。
而一转眼,女帝登基,大赦天下,远在幽州的梁湛芸也被女帝派人接了回来,成了如今的这位逍遥亲王。
日子看起来过得风平浪静,可梁怀音却知晓,暗地里早已是暗潮汹涌。
“皇室一直想灭夜家,从一百多年前,那最后一位女君过世后,皇室便想废除女君的监国之位,且夜家的存在也一直令皇室如鲠在喉。”
“当年老七她们几个联合起来对我下手,其实也是我们那位母皇有心放任的结果,毕竟又有谁能想到,被寄予厚望的皇长女,竟然早就已经乘上夜家的战船。”
而那时候,也是女帝准备对夜家动手之时,必须先除掉梁怀音,否则若梁怀音继续留在梁京城,也只会成为夜王那边的内应,到时所损害的,肯定是皇室这边的利益。
换言之那时梁怀音已经成了女帝的眼中钉肉中刺,
而夜家覆灭,也正是在那之后才发生的。
“当我得知言叔他们的事情时,便立即秘密回京,不过没等抵达京城,就遇上了莺儿和熹年。”
“他们两个当时刚顺着密道逃出来,正在被禁军追杀,而当时……我所穿戴的,便与今日一模一样。”
只不过她当时脸上多了一张浅紫的面纱,
是她救了夜莺和楚熹年,帮那二人拖住了追兵。
也是因此,
梁怀音才会一眼看出言卿不是夜莺。
如果是夜莺,就算从未见过这位大皇女,可至少也该见过当年那个救她一命,为她拦下追兵的神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