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哟,怎么空着肚子就喝上了,先吃点菜。”她去端菜的功夫,谢老大就已经喝了小半杯了,要知道,平时他也就喝一杯而已。

“没事,我心里有数,主要是太冷了。”

“来,趁热乎,赶紧吃点,你看看你,今天这是干啥去了,整成这样。”

“主要是在外面待得时间长了,帽子啥的都戴着呢,就是腿脚冷。”半杯酒下肚,谢老大总算是暖和了一些。

“你也真是的,自己好好的,非得找罪受,你说说,咱又不缺啥,干嘛非得捣鼓这个啊。”

“唉,我这不是想拉着老二一起嘛,你也知道,现在老二是个啥情况,要是不拉一把,他那日子够呛能过下去。”

“哼,还不是老二和他媳妇自找的,我当初就劝过她二婶子,不要把儿子都揽在家里,直接给分出去就得了,她非得整啥父母在不分家,哼,当初咱娘说分家的时候,属她积极,现在到了自己这儿了,倒是又成了另外一套了,真是好笑。”房玉英最看不上老二家这副双标的样子。

当初老太太给他们提分家的时候,这兄弟几个是不认同的,她们这几个做媳妇的,当然还是得听当家的,唯有老二家的,她当场就赞同了,还说老太太早就该这样。

呵呵,不就是怕下面没成家的小叔子和小姑子拖累她。

房玉英当时是家里的长嫂,她是不赞同分家的,但是老太太主意已定,当时家里就她跟老二家的,两个儿媳妇,另外一个赞同,老太太就顺势把家给分了。不过,分家之后,她就把院子买在了老太太的院子边上,两个院子挨着,平时有啥事,隔着院墙喊一声,她人就能过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分开之后,两家过的都不错,除了老二家离着这边远点倒是也没有别的。

但是自从家里的第三代长大成家之后,这差距才慢慢开始显现。

房玉英这边前三个孩子都是儿子,年岁相差也不大,所以,她早早就跟谢老大开始打算,从孩子的工作,到结婚成家的院子,都是从大儿开始上学之后就慢慢攒着了。

等到大儿子要成婚的时候,她就给三个儿子说好了,结婚之后就分家,结一个分一个,一人一间院子,早结的早挑,晚结婚的只能挑剩下的。

老大老二都早早地把婚给结了,老三谢仁一直没消息,老四是个闺女,这眼看着也大了,她去年的时候又给老四办了一间院子,当做陪嫁,老三的院子也过户到了他的名下,儿女四个,不偏不倚,每人一个,差别就是有的离家近,有的离家远而已。

给几个孩子都准备好了,这手里的钱也不多了,这不过年正好又赶上老太太生病,一下子就紧巴了,还差点连老太太的医药费都没凑够,要不是几个儿子都往家里送了点,她跟老谢可就麻爪了,他们可是长子长媳,是要给弟弟妹妹做表率的。

当然了,谢仁他们兄弟几个,也都是量力而为,能拿多少就拿多少,这里,老三没有家室,拿了大头,老四还是学生,就没让她拿,老大老二兄长就出人,轮流在医院里照顾老太太。谁也没有因为钱多钱少,闹出啥幺蛾子,这让房玉英这当妈的很欣慰。

一家子的兄弟姐妹互相体谅,矛盾自然也就少了,两个儿媳妇对老三和老四,也跟亲兄妹似的,说到底,还是她们做父母的,一碗水给端平了。

也是这次的事情,让房玉英彻底明白了老太太当初要分家的那份坚持。

这老二家的就不一样了,当初分家买院子的时候,进选了一个大院子,等儿子大了,就一人分了两间房,一个东屋里住着,一个西屋里住着,老三是闺女就住在北屋西边的耳房里,老小就分了南屋那两间,因着老小还在上学,就只收拾出一间来给他住着,另外一间当做杂物房。

这两个儿媳妇娶进门,日子一下就热闹了,二儿媳妇想住东屋,就吵着要跟老大家的换,老大家的觉得南屋屋子大,分给老四,自家吃亏了,反正就没有一个满意的,婆媳几个整天吵吵把火的,跟老二家最初的想法,大相径庭。

房玉英不用想也能猜到,老二家的当初就是想着,跟儿子和媳妇都住在一个院子里,她好能端个婆婆的架子,要是有儿媳妇不听话,她完全可以联合其他的儿媳打压对方,要是都不听话,她还能让自己儿子挡在前面。

但是,这俗话咋说来着,小喜鹊尾(yi)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等都成家了,谢老二家的才发现,自己生的儿子也不站在她这一边,婆媳一有矛盾,两个儿子都是向着自家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