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成不到,”云敬梧指着南杵大军北上必须经过的哀山,说:“如果是在东霁境内,宁将军能十成阻止南杵军,但哀山在褚国,宁大军即便留一半军士镇守南关,派一半军队往褚国开拔,也会造成周边诸侯国尤其是褚国的顽强抵抗。”
“所以,派去阻拦南杵军的人数绝不能多。”
“只能精。”
桓帝点头,“好在哀山的地形易守难攻,如果我们能悄无声音占得先机,至少有七成把握能阻挡南杵大军。”
“卫国紧挨褚国,与我东霁贸易频繁,以经商之名入境,能减少猜忌?”
“那一帮富豪商贾也该为我东霁发挥作用了。”所谓的富豪商贾包括谁,桓帝和云敬梧心知肚明,只是不点名。
云敬梧转向北面,以北燕牵扯住可能南下的北缙大军,也是时候检验桓帝当年“分沟礼燕”的成果了,加上舒义亲自为使,只要北燕王还不想惹怒整个中州大地,那么就能行。桓帝说:“如今的北缙朝堂有丽姬和申生两股势力,这对母子,丽姬的眼光在朝内,驱逐异己,稳定朝纲,申生的眼光在朝外,开疆拓土,扩大北缙版图,可自从北燕壮大,北缙的扩张之路步履维艰。与北缙本就不对付的北燕虽能牵扯住申生可能出动的大军,可不能保证,丽姬见到东霁中空而不会派兵南下入侵我东霁。”
北缙和西良并不交好,他们不会似南杵那般成为西良的援军,即便姚岁一定会派人去北缙,陈说西良存在的意义,但北缙只会站在对北缙最有利的角度决定出兵与否。依他们看,对北缙最有利的,与其越过中州共主的势力范围去援助西良,还不如趁东霁无暇自顾之际入侵东霁。
小主,
云敬梧来回踱步思量,心里有了主意,只是怕与桓帝之前的想法违背,在他犹豫要不要说的时候,桓帝先开口了。“北缙崇二公子如今留在我盛都,虽然是以季国使臣的身份,但毕竟是丽姬心口的一根刺,这也给了她出兵我东霁的理由。”
云敬梧抬头,感叹大王与自己的心有灵犀,于是顺着大王的话说:“在丽姬的心中,威胁不在东霁,而在那个有众多追随者的流亡王子身上。先不说北缙朝堂有诸多举棋不定大臣私下赞叹崇二公子的道德品行,就是如今追随他的五个人,振臂一挥,都能号召众多将军士兵追随,这才是丽姬最担心的。”
是设法留住崇二公子一行人以防止以后可能出现的对东霁的威胁?还是将他们“赶出”东霁,转移丽姬的注意?桓帝紧皱眉头权衡这远期之害与近期之利的取舍。
“云卿,你说,崇二公子如果离开东霁,他会去何处?”
桓帝盯着地图,猜测。
云敬梧先将视线看向南面,然后摇头,因为南杵之国远离北缙,中间除了隔着无数小国,还隔着东霁和中都,南杵因地理位置,对崇二公子一行人无益,即便他本人想去中州南境见见南国美女,他的那些个随从也不会答应,定会极力相劝。然后看向中都,北缙是最先脱离中州立国的大国,再回头向共主示好,依幽震的秉性,羞辱加“割地”,晓先生也定会尽力劝阻。看向东北境的北燕,北燕和北缙因为国土之争,是数十年的世仇,双方皆有亲人死于对方之手,崇二公子为了安抚他北缙子民的创伤,也定然不会去与他们所谓有“狼子野心”的北燕结交。这些,想必崇二公子一行人在到盛都的时候便已细细盘算过了,也难怪他们愿意选择与北缙只是偶有贸易之争的东霁作为逃亡之地,既能替他挡住丽姬的追杀,也能最大程度为他的回国提供便利。只是,如果他们真的被桓帝“赶出东霁”?何处最可能成为他们的容身之地?
突然,云敬梧和桓帝的视线看向了同一个地方,西北面,西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