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第四~六故事为准。
它的文明标准评定为2.5级,巧妙地处于二级文明与三级文明之间的微妙过渡阶段。
在能量掌控维度,欧可斯坦文明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实力。他们能够凭借着先进而复杂的科技手段,将本恒星系内的所有能量都纳入可控范围。
从恒星内部那汹涌澎湃、源源不断释放的核聚变能量,到行星间复杂而神秘的引力能,再到星际空间中弥漫的各类辐射能,无一不在他们的掌控之中。
不仅如此,他们还拥有制造戴森球这类超级结构的顶尖技术。
戴森球,这一环绕恒星的巨型人造结构,宛如一个巨大的能量收集器,能够高效地捕获恒星辐射出的能量,为文明的发展提供近乎无穷无尽的能源支持。
从技术能力层面审视,欧可斯坦文明更是展现出了超越想象的强大实力。
他们早已具备了在行星间自由迁移的能力,这种迁移并非简单的人员往来,而是涉及整个文明体系的有序转移。
想象一下,庞大的星际舰队穿梭于各个行星之间,将文明的火种与繁荣带向宇宙的各个角落。
能够实现传送地球级别大小的行星。这意味着,他们可以通过某种强大的能量场和空间技术,打破时空的限制,将巨大的行星在不同的星系位置之间进行转移。
在对恒星的操控上,他们更是拥有压缩太阳级别以上恒星的恐怖能力。
通过精确控制强大的引力场和能量束,他们能够将恒星进行压缩,改变其物理结构和演化进程,从而获取更为特殊的能量形式和物质资源。
此外,可控核聚变这一在众多文明中都堪称高级技术的领域,在欧可斯坦文明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深度的发展。
他们将核聚变产生的能量稳定地转化为各种可用能源,驱动着整个文明的高速运转,无论是城市的能源供应,还是星际航行的动力来源,都离不开可控核聚变技术的有力支撑。
在宇宙文明的早期发展阶段,星球六核盾是至关重要的战略防御工具,承载着守护星球的重任。这一防御系统专为保护星球而设计,其最显着的特点便是能够实现对星球的全方位无死角守护,如同为星球披上了一层坚不可摧的铠甲。
从布置方式来看,在星球的前后、上下、左右六个关键方向上,分别制造一个主设备以及相应的安全范围。
这个安全范围是以直径达2000公里的圆形核点为核心构建而成的。
这些核点就像六个坚固的堡垒,分布在星球的周边关键位置,为后续的防御机制奠定基础。
其保护方式主要是通过这些核点生成一个能量护盾,这个护盾如同一个巨大的保护罩,将整个星球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
护盾距离地表500公里,处于低轨道范围,虽看似距离星球表面较近,但却足以抵御来自宇宙空间的诸多威胁。就防御力而言,它能够成功抵挡十几个百公里级别的小行星的撞击。
在宇宙中,小行星撞击是常见的威胁,百公里级别的小行星撞击威力巨大,然而星球六核盾凭借其独特的能量转化与分散机制,能够将小行星撞击的冲击力逐一化解,守护星球的安全。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技的飞速发展,星球六核盾经历了高强度的升级改造,如今的它与早期相比,保护效果已然不可同日而语,完全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维度。
在布置方式上,虽然依旧是在星球的前后上下左右六个方向制造主设备及安全范围,但此时的安全范围直径已经大幅缩小十倍,仅有200公里。
别小看这直径的缩小,这背后是精密科技与高效能量运用的体现,意味着在更小的空间内集成了更强大的防御能力。
在保护方式上,升级后的星球六核盾生成的能量护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