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一款全新的发动机,额定功率在一千六百千瓦左右,应急功率两千千瓦。”秦川说道:“它的功重比要达到7以上,同时,燃油消耗率不能超过0.25千克每千瓦小时,翻修寿命五千小时,两次翻修后,总寿命一万五千小时……”
伊索托夫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想要实现这些指标,太难了!”
他还以为东方人看上了TV3-117,原来是嫌弃这种发动机性能不够,想要更加强大的发动机!
功率这个差不多,TV3-117的后期改款,功率甚至更高,但是,其他的指标,就太难了!
输出功率和重量的比值,叫做功重比,这是衡量发动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就和航空发动机中的推重比一样。
TV3-117发动机的重量是294公斤,在他们眼里看来,已经很轻了,但是,要达到7的功重比,就意味着额定功率要超过两千千瓦!
至于油耗,就更是要老命了。
发动机功率越大,油耗肯定越高,所以,应该衡量单位功率单位时间的油耗,发动机上经常用每千瓦小时的耗油量来衡量。
TV3-117发动机,使出吃奶的力气来,也不过将这个数据降低到了0.294,和西方相比,有着很大的差距。
法国的阿内托1K发动机,这个数据是0.228,美国最先进的T901,是0.206,这些油耗都低得惊人!
油耗越低,就意味着航程越远,在红色帝国时代,老毛子压根不在乎油耗这个指标,反正可以前线部署,自己国内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但是,要到国际市场上竞争,这个指标就很重要了,尤其是民用,对燃料消耗是非常在意的!
“想要降低燃料消耗率,就得增加进气压力,增加涡轮前温,这样又会导致寿命降低,你们还要求翻修寿命五千小时……”
苏联时代,没有人在乎寿命,毕竟根据二战经验,飞机上去几十个小时,就会被打下来,寿命长也没用,但是在平时……没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