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欢欢喜喜过大年(下)

这次,李有福从香港回京城,那阵仗可不小。

两辆车子,后备箱里满满当当全是彩色电视机。

这些电视机,一台给了自己家。

父母那儿也有一台,好让他们能在闲暇时看看节目,乐呵乐呵。

爷爷奶奶年事已高,也有一台,给他们的晚年生活添些色彩。

外公外婆那儿自然也不能落下,同样有一台。

大哥家有一台。

大姐、二姐还有小妹,每人也都有一台。

这些电视机,全都是二十一英寸的。

在1979年那会儿,这可算是电视机屏幕最大的型号了。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吃着花生瓜子,一边热热闹闹地聊天。

面前的彩色电视机里,1979年中央电视台春晚的画面跃入眼帘。

那时的春晚舞台,没有如今这般华丽绚烂。

可那质朴的氛围,却有着别样的魔力,让所有人都深深沉浸其中。

赵忠祥老师沉稳而富有磁性的声音响起。

他作为主持人,以亲切温和的口吻,缓缓拉开了这场晚会的序幕。

台下的观众们,穿着朴素简单。

可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眼睛里满是对这新鲜事物的好奇与期待。

第一个节目是歌曲演唱。

演唱者身着干净整洁的中山装,站在舞台上,歌声清脆嘹亮。

他唱的是一首经典的红歌,熟悉的旋律一响起,瞬间就勾起了大家的回忆。

屋内的人都不自觉地跟着哼唱起来。

爷爷奶奶听得格外入神,那饱经岁月沧桑的脸上,满是陶醉的神情。

仿佛在这悠扬的歌声中,回到了往昔的峥嵘岁月,那些奋斗的、热血的日子一一浮现在眼前。

父母也跟着轻轻点头,身体随着节奏轻轻晃动,沉浸在这美好的氛围里。

紧接着,是一段相声表演。

两位相声演员身着大褂,稳稳地站在舞台上,妙语连珠。

他们讲述着生活里的琐碎趣事,幽默诙谐的语言,像一把把欢乐的钥匙,引得屋内笑声不断。

大哥笑得前仰后合,手中的瓜子都差点撒了一地。

他一边笑,一边拍着大腿,嘴里还念叨着:“太逗了,太逗了!”

大姐二姐则捂着嘴,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脸上的梨涡都清晰可见。

小妹更是笑得在沙发上直打滚,笑声一阵接着一阵,清脆又响亮。

小品节目也毫不逊色。

虽然表演形式相对简单,可演员们凭借生动的演绎,将生活中的点滴矛盾与和解展现得淋漓尽致。

大家看着屏幕里的表演,时而为角色的艰难遭遇感到揪心,眉头紧皱。

时而又被逗得开怀大笑,前俯后仰。

李有福一边笑,一边感慨:“这春晚可真是太有意思了,以前在香港都没看过这么精彩的节目。还是咱京城的春晚有年味,接地气!”

就这样,在欢声笑语中,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守岁夜晚。

京城人过年有守岁的习惯,不过女人要是熬不住,也可以提前去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