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齐国威势震慑后,五国相王的仪式在略显紧张的气氛中继续进行。
不过此时众人的心中都有了些别样的情绪。
倒也不是说多恐惧,仅仅是不爽!
因为对于实力强大的君主来说,景程的5000骑兵还真不算什么。
他们也不觉得骑兵能起到什么决定性的作用。
这时候流行的战斗方式是战车,5000骑兵能打得过1000辆战车吗?
魏惠王觉得不太可能,根本就不可能!
相王仪式的场地设在合邑的中心广场,广场宽阔无比,地面由平整的青石铺就。广场四周,矗立着高大的青铜鼎,象征着权力与威严。
鼎中燃烧着熊熊烈火,散发出炽热的温度。
广场的正前方,搭建了一座三丈高的祭台,祭台上摆放着各种祭祀用的礼器,有精美的玉器、古朴的陶器以及装满牺牲的铜俎。
魏国君主魏惠王率先登上祭台,他神色庄重,迈着沉稳的步伐,每一步都仿佛踏在众人的心坎上。(他现在还不是魏惠王,但登台祭天之后就是了,所以现在就这么说!)
他身着华丽的冕服,头戴十二旒冕冠,那冕旒随着他的步伐轻轻晃动,发出清脆的声响。
登上祭台后,魏惠王面向四方,双手高举玉璧,大声诵读祭文:“皇天在上,后土在下,今日魏、韩、赵、燕、中山五国,为求天下和平,共襄盛举,相互承认为王。愿天地神只庇佑,使我五国繁荣昌盛,永享太平。”那声音高亢激昂,在广场上空久久回荡。
随后,韩宣惠王、赵肃侯、燕易王、中山桓公依次登上祭台。
他们同样身着庄重的王服,神情肃穆,按照古老的礼仪,向天地神明献上祭品,宣读各自的誓言。
韩宣惠王献上的是一只毛色纯正的白牛,他在祭台前躬身下拜,说道:“韩邦愿与诸国同气连枝,共御外敌,若有违背此誓,天诛地灭。”
赵肃侯献上的是一对精美的玉琮,他表情严肃,大声说道:“赵国立志图强,与诸国携手共进,维护天下之正朔,如有二心,不得好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