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术看过书信后,非常振奋,当即就要再次兴兵找曹操报仇雪恨。
但阎象却连忙劝阻,阎象说如今赵云外震诸胡,内踞河北,兵强马壮,已是天下第一诸侯。
而今,吕布又被赵云打得大败,倾覆只在旦夕之间。
若是我们出兵攻打曹操,就帮赵云牵制了曹操,使得曹操无法救援吕布。
那么吕布必将败亡。
届时,赵云吞并吕布领地,兵锋踏足中原,必将危及我方,可谓是唇亡齿寒。
所以,阎象的意思是,像青州袁绍那样,作壁上观。
但阎象的对头杨弘,马上反驳阎象,杨弘说首先我们与河北乃是盟友,理应攻守互助,既然赵云已派使者相邀,那么就应该出兵牵制曹操,协助盟友。
再则,北边有白袍军牵制曹操,正是我们从曹操手中收复失地的良机。
一听此言,袁术非常赞同,他也觉得,这是一个趁机收复失地的机会。
况且,这两三年袁术被曹操打得太惨,一心找曹操报仇雪恨。
于是,袁术以桥蕤为大将,杨弘为军师,挥军十万,对外宣称二十万,第三次向梁郡逼近,誓要找曹操报仇雪恨,夺回失地。
此刻,袁术麾下十万大军已抵达苦县,即将对梁郡发起攻击……
…
苦县县署内,袁术麾下大将云集,金盔金甲的袁术,高坐堂上。
“诸位爱卿,据探子来报,曹仁退守睢阳,欲以睢水阻寡人兵锋!”
睢阳是梁郡治所,位于睢水北岸;自从两年前曹操占据梁郡后,任曹仁为梁郡太守,驻守梁郡。
如今,袁术携十万大军杀向梁郡,因梁郡地处平原地带,曹仁只能暂避锋芒,放弃睢水以南数城,退守睢阳,以睢水阻击袁术。
济济一堂的大厅中,随军军师杨弘躬身出列:“大王,现今时值盛夏,睢水大涨,曹仁正是看准这一点,以为屏障!”
袁术微微颔首,曹仁退守睢水以北,就是想用睢水为屏障,但现在睢水河水大涨,他想要跨过睢水确实不容易,看向杨弘道:
“那爱卿觉得,当如何兵进睢北?”
厅中众将亦齐齐望向杨弘,如果不能解决横在前方的睢水,真是一个大麻烦;而且这两年,他们一直被曹军吊打,哪怕现在人多势众,军中将士也有点忌惮对方。
其实,不止袁术麾下将领有这种心理,袁术本人也有这种心理;他虽然很狂,但这两年在曹操手上一败再败,岂能没有心理阴影?
要不是这次有赵云相邀,袁术是不敢出兵的。
杨弘拱手一揖道:“大王,北边传来消息,据说陈留张邈已放开延津,让白袍军渡过大河。”
“由此可见,张邈已倒向河北,故而,我军何不从陈留借道,跨过睢水?”
在袁术的谋臣中,有两个派系分别以阎象、杨弘二人为首;阎象多谋善虑,才智非凡。
而杨弘虽然也是智谋之士,但与阎象相比就略显不足,为此内心中颇为忌妒阎象,时常针对阎象。
这次阎象劝阻出兵,杨弘就支持出兵。
当然,杨弘也觉得这是一个功成之后,压过阎象的机会。
所以,在出兵前杨弘就做足了功课,也进行数次推演。
就在昨日,他听闻陈留张邈已倒向河北,顿时有了跨过睢水的策略。
因为横在前方的睢水发源于陈留,而陈留就在陈郡正北面,两地接壤,那么他们何不派一支兵马,从陈留绕过睢水,包抄睢阳?
袁术闻言大喜,暗道:是啊,我咋忘了张邈已投靠赵云?
袁术喜道:“爱卿所言大善,元盛即刻率军三万北上陈留!”
“诺!”
厅中,大将桥蕤轰然应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