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这里面有极大的利益,甚至可以说牵涉到未来大明朝堂的格局,按理说各级官吏都会闻风而动,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用尽一切手段,去钻营,去沟通,去安插亲信,去疏通关系……
若真的能打造一个进士,就别说一甲那三人了,哪怕二甲,都是前途光明,双方彼此都皆大欢喜。
但是,只怕过不了秦枫那一关。
两次屠杀,数百颗人头落地啊!
这种恐怖的前车之鉴,还摆在那里,谁还敢轻举妄动?
因此,会试的全程,竟是前所未有的干净,全国考生不论是来自哪里,不论家庭背景如何,都一视同仁,一切凭手中的笔,凭胸中的才华,来决定自己的等次,决定能否站在金銮殿上,享受一个读书人或许此生最高的荣耀和尊崇。
现在,会试尘埃落定。
此次大明重开科举,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场考试,殿试,也即将拉开帷幕。
节奏很快,那是因为年关将至,所有人也都能理解。
殿试就定在明天!
这一场考试,主考官终于不再是声名日隆的秦枫。
因为殿试只能有一个主考官,那就是大明皇帝朱元璋。
所有参加殿试的学子,已经是传说中的天子门生,用他们寒窗苦读得来的才学,以及天赋和经历造就的能力和眼界,来争取皇帝的青睐,打开自己人生的金光大道。
“有没有信心,入个翰林院?”
秦枫见徐鼎臣似乎有些沉重,便微笑说道:“此次殿试中,你可是我唯一的弟子,入个翰林院不过分吧,也好替为师,挡住那些人的悠悠之口。”
呵……
徐鼎臣也笑了笑,他知道老师的境界格局,根本不在乎这些。
至于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