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葵花追日的执着,则寓意对现的坚毅忠诚,并对国家永远不变的决心与热忱。
“果然高妙!”刘大学士不禁感叹,轩宇殿堂上,一时肃然无声。
听到此话语,赵枭笑着的目光投向陈烨——他知道,这首诗词并不是他的作品。背后的太监,显然具备着令人吃惊的能力。皇后的视线亦移至陈烨身上,心中想道:当初在禁闭之所收到的警诫,现在还记得吗?
随后,念头一闪过:我不曾说过,不会去帮助兰妃。但在心中,她还是保留了这样的疑惑,尽管并未将这话直接言说出口。
"容让,沈司徒我们先举酒杯庆祝吧,婚嫁的事情我们可以待后再说。"
谢司徒笑容满面,邀请沈司徒和刘翰林一起饮酒共庆。
大赵与南诏之间只有那一河之距,两地的门户临安与景宁都极为战略要害。
自始刘翰林从中诗篇惊醒后,立刻表示:"不急不急,虽然诗写得很好,但不算完全胜过对手,只能说平起平落,不偏胜一筹。"
三皇子周远俊也随之应和:"对头,兰妃阁下的这诗句与我们的相辅相成,互不让高下,真是妙哉!"
这是一种明显的拖延手法。先前兰妃提出应对诗词时所表现出来的才华,如今南诏却借机耍赖推出新的一首题夏诗,理应由南诏方作出回答。
而此时的形势令南诏不惜用这一赖招取胜,却也是因大赵国皇储年幼力弱、性情荒谬,国势文力乏术、武力未臻巅峰,面对强权定调的外交游戏规则,大赵几乎束手无策。
所谓一国的实力,就在于国际间相互沟通对话,设定游戏规则多出自于强国方手笔。
在早前的探索中,刘志学已经意识到兰妃的真实才华并未在诗词中得到完整发挥——她身边的御膳侍臣低语暗示她的作品出自他人之手——今朝的这等狡赖实则意图让沈丞相陈烨公开作诗对决。
“若以此诗为标准,那何时才是结局呢?尽快结束的方案就是对仗联诗:翰林首先吟上一句,大朝上下任何人都可接句回应,如果我应对的诗句你们无法接上,便视为我胜。如何?”
此前与南诏公主的两度会面中,曾有人提及此太监擅长妇科之秘方治疗沈府夫人未育状况,此时大有倚重其人以扭转局势,以防大赵既失地利又失颜面。
实际来说,在诗歌对垒中的胜者很难确定——大家都会固执于自家文句更佳、若对方不肯认败,则难辨孰高孰低。赵枭欲借此举迫使南诏服输,彻底赢得尊重。
然而赵枭如此主张,谢清岚却慌乱了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