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前缘缝翼技术历史悠久,但研发者们往往更注重缝翼的尺寸和位置,而非真正起效的那个‘缝隙’本身。
经过半小时的研究,他跳过了复杂的计算部分,直接在风洞测试的数据中找到了关键信息。
“杨总,我相信我能搞定这个风翼研发!”他说着,将文件归位,转头看着杨知书。
“可是,光靠我们601研究所的力量可能还不够。”他补充道。
“连601所都办不到?”旁边的柳明惊讶不已。
“确实如此。根据这份文档,我们可以归纳出几个关键挑战。”
说着,许宁走向黑板,拿起粉笔,在干净的一面写下:
“首先,对于拥有大偏角襟翼的多段翼型来说,即便是在低速飞行条件下,前缘上部也可能出现局部超音速流动;
这意味着即便是在亚音速状态下的襟翼工作,也会牵涉到复杂的跨音速流场模拟。”
许宁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航空工程师,他正在讲解机翼研发中的复杂问题。
他说:“首先,当机翼前端产生的尾迹与后端的空气层混在一起时,形成的这个混合层很难用现有的公式来预测其行为。”
接着他指出更棘手的问题:“特别是当后缘的襟翼向下弯曲时,会在机翼末端产生气流分离。
如果这时前端的缝翼也调整角度,那么两个位置的气流都会变得混乱,两者之间会产生不良影响。”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许宁在黑板上勾勒了一个典型的三段式机翼,并指出了当这两个部件同时工作时,机翼表面可能出现的各种气流状况。
杨知书听后点头赞同,回忆起过去在这方面的艰难探索,同时也对许宁迅速抓住问题核心的能力感到敬佩。
许宁接着说:“既然问题在于缝翼和襟翼之间的相互作用,那么单独改进缝翼可能不够理想。
我打算将这两个组件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重新研发它们,考虑到五个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