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继续讲下去。”
“嗯……那就得说到机载武器系统了。”经过一番考量,许宁如此答道。
“考虑到离年底还有四个月左右的时间,要想完全确定研发可能有些难度,但是完成主要飞行试验项目应该不成问题。”
“尽管这些年歼8-3上使用的涡喷14没有发生过重大事故,但我们和606研究所仍有些担忧。”
听到这里,刘振响顿时精神为之一振。“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当初研发涡喷14时,由于涡轮研究院的高空模拟平台尚在建设中,功能不够完善,无法进行完整的地面测试,特别是缺乏高速飞行条件下进气特性的实验数据。”
“你说歼8-3,是指你觉得除了发动机外,还有其他方面存在问题?”
“尽管由于机翼的重大改动,原型机的全面试飞被推迟了一些,但我之前的努力已经让我们对这架飞机有了充分了解。
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模拟来优化试飞参数,从而提升试飞效率。”刘振响解释道。
“关于涡喷14的问题,小许啊,等你回到601所后,得多留点心。”“我听说601所那边反映,霹雳11导弹的国产化工作进展不顺,而且从意大利进口的阿斯派德导弹数量有限。
这样的话,即使我们拥有了新式战机,也可能出现有飞机却无合适导弹可用的情况。”
两位院士静静地坐着,没有打断他的思路。
“其实,八三工程的整体研发已经相当成熟,唯一存在的风险是涡喷14发动机还不够完善。”
杜亦熵看向刘振响,从对方的眼神中读到了同样的信念。
即使是他这样阅历丰富的人,在此刻也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言语。
“只要你能用它为科学研究做出贡献,对我来说就是最好的回报。”
对于许宁而言,机载武器是一个全新的挑战领域。即便有系统辅助,个人的时间与精力终究有限,在剩余的日子里,他可能无暇顾及空空导弹的研发。
“这就是你的观点?”听完许宁的观点后,杜亦熵轻抚着鬓角说道。“看来,是我们这边的进展拖累了整个项目的步伐。”
杜亦熵微微点头,他早已预料到,当刘振响提到发动机的问题时,自己的组员会有怎样的反应。
刘振响对许宁的信心源于后者在新舟60项目及八三工程中的出色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