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齐婉心并没有说什么,心里面的不高兴也没有表现出来。
面上一直都是一副和顺的样子,根本让人挑不出错。
但是杨皇后觉得她影响到唐元嘉和唐元景兄弟两人的关系了,看她不够顺眼。
一开始就带着这种偏见,那就是怎么看都不顺眼。
就算齐婉心的态度没什么问题,杨皇后心里面都觉得不够恭顺。
哪怕等到齐婉心告退离开以后,杨皇后心里面还是有些气不过,对着赵妈妈就抱怨起来了。
“你看看齐家这个丫头,什么态度?她水性杨花,弄得元景、元嘉兄弟两人都不好相处了,我都还让她进楚王府了,她摆出一副委屈的样子给谁看?不都是她作的。”
赵妈妈旁观者清,倒是不觉得刚才齐婉心的态度有什么不对。
只是她是杨皇后身边的人,齐婉心跟她又没有关系,肯定还是要向着杨皇后。
杨皇后说齐婉心的态度不好,就是齐婉心的态度不好。
于是便宽慰道:“娘娘莫要生气,气坏了身子可不值当。齐姑娘不懂事,你日后多教导一些就是了。”
杨皇后冷哼一声,“多教导一些?我哪有时间管她,再说元景看重她,都不顾她的身份把人带回来了,我要是管多了,只怕还得影响我和元景的母子感情。”
这也是杨皇后看齐婉心不顺眼的一个地方。
她重视唐元景这个儿子,现在看到唐元景重视齐婉心,心里面多少有些不是滋味儿。
这种感觉,是原本唐元景娶妻的时候都没有的。
毕竟唐元景娶襄阳公主的时候,原因是什么大家都心知肚明。
她巴不得让襄阳公主满意还来不及,哪里顾得上儿子被抢走的失落感。
现在却不一样了,赵妈妈也明白杨皇后的想法。
她就继续劝道:“娘娘,楚王多孝顺,还能因为一个女人,就影响和娘娘的母子感情?娘娘说这些话,就是多虑了。”
“元景自然是孝顺,可是齐家这丫头也不是省油的灯,要不然的话,元景能把人带回京城?”,杨皇后还是不满意。
听到杨皇后这样说,赵妈妈想了一下,就出主意道:“因为原本王妃的性子,王爷这些年身边也没有其他女子,和齐姑娘又有几分情分,也难怪重视齐姑娘,齐姑娘的性子可比原本的王妃好多了,日后等到王爷身边的女子多了,玩肥燕瘦都有,齐姑娘还算什么?娘娘不用担心。”
一听这个话,杨皇后倒是觉得有道理。
现在幼子重视这个齐婉心,也是这些年身边没有其他女子,只有一个十分骄纵的襄阳。
等到身边的女子多了,一个齐婉心自然就不算什么。
不过杨皇后也没有耐心慢慢等,“你这个话也有道理,刚好襄阳被废除掉王妃的位置了,我也该给元景好好的选一个王妃了,省得齐家这个丫头在楚王府独大。”
赵妈妈也附和,“正好也要重新选一个太子妃,不如等过几天宫中设宴的时候,娘娘下旨让各家的姑娘也进宫,好好的挑选一下,把太子妃和楚王妃都定下来。”
杨皇后也没有意见,就点了点头,“那你就吩咐下去,等过几天宫中设宴的时候,让大家把家中适龄的女孩子都带进来。”
此刻,盛夏倒是不知道杨皇后打算选太子妃和楚王妃了。
她回去以后,更加关心的还是刚才在路上碰到的齐婉心。
有些好奇以齐婉心这个原本定下的太子妃身份,要是想进楚王府,明面上完全和鲁国公府没有关系更好,为什么最后还是顶着太子妃庶出堂妹的身份?
这是生怕其他人不怀疑吗?
想着这些事情,盛夏就有些神思不属,倒是让一旁跟着的宫女担心起来了。
“良娣,怎么了?可是刚才那个楚王府的齐孺人有什么问题,奴才看你从见过那个齐孺人以后,就有些不高兴?”
盛夏回过神,她对身边的奴才倒是信得过,如果连身边的人都拿捏不住,她这些年也就白混了,要不然也不会直接露出自己的真实情绪了。
不过关于齐婉心原本身份的事情,毕竟不是什么小事,而且说出去也不好听,还影响东宫的声望,盛夏也就没有说。
这些事情,尽管说称不上什么秘密,但也只能说是小范围的人知道,盛夏也没有多宣扬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