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不,从曹昂进抵逍遥津后,来自后方的一些呈报也来了,尽管有不少都拍板了,但该叫曹昂知晓,还是要叫曹昂知晓的。
这就叫规矩!!
此刻的帅帐内就曹昂一人在。
曹彰、夏侯楙、典满这些人,去忙着转递各项事务了,随军的文武都没有闲着,更何况是身边的人呢。
眼下在帅帐外,就许仪领着天策卫在护卫。
“公子,军师来了。”
“快请!!”
听到帐外响起的声音,曹昂开口道,不过脸上也露出无奈的表情,都强调过很多次了,贾诩来帅帐,不必通报,直接进来就行。
但是贾诩呢。
每次过来都要先通报。
对贾诩所想,曹昂很清楚咋回事。
“诩,拜见公子!”
“老师无需多礼。”
见贾诩进帐后,毕恭毕敬的朝自己行礼,曹昂忙撩袍起身,快步朝贾诩走去。
“老师此来,是有什么事?”
曹昂伸手搀着贾诩手臂,面露笑意道。
“公子,军中士气有些不好。”
贾诩微微低首道:“这几日我军与江东军交战,尽管出战的营校胜多输少,不过有些不满的情绪,还是在军中滋生了。”
“这是必然的。”
曹昂听后,却笑着摇头道:“李整他们及麾下将士,一个个都憋着一股劲儿,想要一雪前耻。”
“可我却始终压着不叫他们参战,叫他们眼睁睁的看着甘宁这帮将校出战,这憋着的劲儿始终发不出来,肯定是要有些波动的。”
“公子是担心刘备来犯吧?”
听到这里,贾诩讲出心中想了许久的事。
讲这些时,贾诩表情严肃的看向曹昂。
“知我者,老师也。”
曹昂轻叹一声,耸耸肩道:“自见了周瑜后,我就想到一件事,或许这一战从最初啊,孙刘联手想要的就不是九江、庐江两地,他们想要的更多!”
贾诩点点头,但却没有多说别的。
“可想要得到更多,就绕不开一点。”
“那就是公子。”
听到这里,贾诩看向曹昂道。
“是啊。”
曹昂嘴角微微上扬,“江淮、徐州、豫州三地,从根子上来讲是家父打下来的,但现在却归我节制。”
“凭借着讨袁之战的胜利,还有伐荆一役的胜利,使得我节制四州军政,从阅历、年龄等方面,都被上述两战大胜压制住了。”
“而在我节制四州军政初期,特别是在荆北所做种种,则进一步压制住反对声,使得我在这一带的声威愈发高涨。”
“在如今这等态势下,如果我出现任何问题,那么毫无疑问的一点,荆豫徐扬四州势必生乱,这样一来周瑜、刘备他们就能趁乱而起了。”
“围绕这一大变数,即便家父在北战胜了袁绍,击败了麾下所统大军,但是刘备与孙策两方,同样能趁着南域大乱立于不败之地。”
“所以公子才会叫甘宁他们交战,这是为了叫他们更快适应跟江东军交战?”贾诩双眼微眯道。
曹昂点点头没有说话。
这就是他的考虑。
别看九江以北的战局打的很激烈,刘备所领大军攻势很猛,可在攻破寿春城与困死自己这两项选择下,无疑是后者的获益更大。
曹昂要是死了,那就彻底乱套了。
所以合肥就是关键所在!!
也是想到了这一点,曹昂才会做这样的调整。
别看在此之前,曹昂派了陈到率白毦精兵驰援合肥,但真要合肥出现大变,必须要有大将坐镇才行。
这个大将,毫无疑问必须是李整!!
对陈到的能力,曹昂从不怀疑。
但是别人呢?
啊。
江淮前线局势这样,放着可靠的人不用,偏要用自己招揽的,这难保会使质疑在麾下出现。
这就是曹昂最难的地方。
曹昂需要兼顾到方方面面,自己招揽的人才要用不假,但绝不能冷落了曹操招揽的人,这个分寸感,曹昂必须要拿捏好才行。
所以最喜欢战争的,其实是曹昂。
因为只有战争,才能使他想促成的结果,达到他的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