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快速升级的装备水平让张浩有些担心。
他觉得自己有必要找专业人士对各国的新武器装备做一次全面的准确评估。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省得到时候打起来,己方两眼一抹黑。
张浩找特科和军部情报局拿到了最近几年各国装备情况的情报,又找在北非当军事观察员的同志拿到了北非战场上,交战双方武器装备和战术的第一手资料。
最后他趁着会议的空当,找各位老帅做了相关的咨询。
做完这些,他分别去了战略科学部队和9108仓库,请专家做相关评估。
评估的内容比较复杂。
从各国的单兵武器到步兵的重火力,从陆军到空军再到海军的装备水平分析,另外还有对各国战场战术的变化分析等内容,可是耗费了不少的时间。
不过投入大量精力的结果是值得的。
在张浩之前,也有人在做同样的调查任务,只是他们没有老张能调动的资源多,效率并不高。
老张的调查分析结果挺吓人的,至少在老帅们看来是这样的。
各国的武器装备水平和几年前相比,完全是跨时代的进步。
在轻武器方面,欧陆联盟各国和毛子都完成了制式单兵武器的升级换代,以及轻武器口径的统一。
以汉斯为首的欧陆联盟各国,陆军部队统一采用了全新设计的编号M48的半自动步枪。
这款步枪采用加兰德步枪的导气结构,使用全新设计的7.92毫米中口径子弹,子弹装药比老款的毛瑟步枪弹减少了百分之三十八,采用20发可拆卸弹匣。
有效射程五百米,射速每分钟四百五十发。
由于子弹发射药大减,加上M48步枪优秀的枪口制退器和全新的减震系统设计,连续射击时的后坐力很小,五百米内的精确度相当的高。
在M48步枪外,欧陆联盟军队大量装备了基于STG44改进而来的突击步枪,以及基于波波沙重新设计的九毫米冲锋枪。
在单兵轻武器外,欧陆联盟的班组火力依旧是以轻机枪为主。
不过他们新装备的班用机枪是基于花国部队大量使用的RPK改进而成的通用机枪,除了作战车辆和固定火力点还保留了部分MG42和MG34外,步兵班组和连排单位基本上都放弃了那些相对笨重的通用机枪。
步兵班组开始大量装备可以给T34/85开瓢的40火,可以打穿KV2侧面装甲的新款铁拳,还装备了40毫米的单发榴弹发射器。
连排单位增加了装备12.7毫米和14.5毫米高平两用机枪的火力支援和防空单位,大大提升了连排单位的防空能力和火力输出能力。
M48步枪等轻武器的大量列装,使得欧陆联盟军队的班组火力输出能力基本与花国一线部队持平。
在重武器方面。
欧陆联盟的部队大量增加了作战车辆的比例。
各国联合设计生产了几款通用的轮式作战车辆平台,使得一线作战部队和后勤部队的机动性大增。
汉斯军队甚至实现了全员摩托化。
他们把八十毫米、一百二十毫米迫击炮,二十三毫米、三十七毫米高炮等装备大量装到了车上,这些轮式作战车辆还可以拉着100毫米以下口径的前线支援火炮到处跑,让旅团级作战单位的火力投送能力和机动性猛增了至少两倍。
装甲力量上,汉斯以猎狗一型水陆两栖装甲车为基础,开发出了全新的装甲输送平台,通讯型、支援型、防空型、运输型、猎歼型等型号,搞出了一整个系列的履带式轻型装甲作战平台。
这些新型猎狗装甲车在复杂地形的机动性是轮式车辆无法比拟的,让汉斯的重装部队在突击时,拥有相当的防空和攻坚力量。
汉斯、高卢、瑞典和意呆利四国联合研制生产了两款主战坦克。
一款是代号“圆脑袋”的中型坦克,圆脑袋的设计是基于花国使用的59坦克设计进行开发的,使用铸造半球形炮塔、一百零五毫米坦克炮。
其整体性能与白板59相比,唯一欠缺的就是发动机的可靠性和炮弹的穿甲能力,但对上毛子的T34/85绝对是碾压。
另一款主战坦克是基于豹式坦克升级而来的“超级豹”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