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很久没见的亲戚

“好,等哥哥到了京城,再好好的给你备一份嫁妆。”

秋月哭得眼睛红肿,往年儿子求学,东奔西跑。

现在有了功名,还是不能在一处。

淑贞抱着孩子,倒是没怎么伤心。

因为秋月和杨树商议过,打算等曦儿出嫁后,便让她带着孩子上京陪辰儿。

杨林这次落榜,对他打击蛮大,好一阵子都躲在家里,不愿见人。

如今来给辰儿送行,心里虽然还是郁结难解,但还是要拿出长辈的样子来,对辰儿道:“好小子,到了京城,好好学习做事,争取留馆。”

“我会的,叔叔,我先到京城等你。三年后,你可一定要来,且和我一起共事啊。”

杨林双眼含泪,道:“好,你等着,我一定去。”

每次送别,总少不了哭哭啼啼,杨树也红着眼眶,道:“京城那边不比家里,凡事别争先出头,谦逊一些。”

“爹,我知道。”

这一回,只有辰儿一个人,孤零零的跟在商队后面。

秋月看着,就像当初他还是个半大少年时,毅然上京寻父。

那时候,她也是这么看着他,一步一步的走远。

只不过那时是前途未卜,生死难料。

而今往后,他的前方,是一片坦途。

临近中秋,曦儿的婚期已至。

杨树托木器铺子做的那套嫁妆已经完工。

他和秋月两个,将每一件都细心检验过。木器铺掌柜笑呵呵的,道:“你们可都看好了,这都是我们铺子里,最好手艺的师傅,仔仔细细做出来的。”

杨树笑道:“有您老人家把控着,我们自然是放心的。”

将剩下的工钱交结清楚,直接请铺子里的伙计帮忙抬到苏家。

苏家那边,新房早已经空了出来,家具摆进去后,看着特别的精致喜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苏太太悄悄跟大儿媳说道:“往常还以为杨家穷困,嫁妆会寒酸些,没成想倒还挺像样。”

苏老大中举后,苏家倒不像杨家般小心,乡绅送礼,只要不是太过,都一概收下。

是以,苏大少夫人的穿戴颇为富贵。

听婆婆这么说,她笑道:“杨家虽家贫些,如今也是不可同日而语。”

苏夫人点点头,对这门亲事很是满意,老三是个有福气的。

到吉日的前两天,刚好杨大娘在城里。秋月便请她和秋兰一起,到苏家给曦儿装饰新房。

她们在床上撒了桂圆莲子红枣等物,再铺上大红褥子,盖上龙凤被面。

又在各样家具和门、窗贴上喜字。

装饰好后,不能留下吃饭,跟苏家人说一声,便悄然离去。

回到杨家,秋月已经备好一桌酒菜,等她们两个回来吃饭。

杨大娘笑道:“苏家宅子好气派,曦儿嫁过去,就是享福的命。”

秋兰道:“大娘,话可不是这么说,他家娶了曦儿,才是有福气。”

“对,对,你说得没错,瞧我老糊涂了。”杨大娘一指曦儿,道:“瞧这模样,这身段,谁家娶了不是好福气。”

“那是当然。”秋兰笑眯眯的,心里羡慕得紧。

要是自己也生个女儿,往后也可以把她打扮得漂漂亮亮出嫁。

热热闹闹的吃过饭,秋月给杨大娘包了一份谢礼,一直把她送到外头巷子口,才转回家来。

第二日,辰儿从京城寄来的嫁妆也到了。

送过来的人笑道:“杨老爷千叮咛万嘱咐,让小的快马加鞭别误了婚事。小的幸不辱命,刚刚好送到。”

秋月谢过他,给了几十文赏钱,那人谢过自去了。

把箱子抬回屋里,打开一看。

里头竟然有明晃晃的一套金头面,两套京城那边的时兴衣裳。

并有三本当今大儒注释过的策论经典书籍。

杨树叹道:“我儿考上功名,为人处世越发娴熟。”

这三本书,在京城已是难得,更别说他们南地这边,一本难求。

多少读书人,一掷千金而不得。

给曦儿做嫁妆,送给苏老三,对他的学问大有裨益。

又因是经曦儿之手送的,苏家人对她,也会更敬重。

不会因她哥哥不在身边,无人撑腰而轻慢她。

曦儿知道哥哥为自己用心良苦,心里滚烫,一时落下泪来。

秋月忙道:“可不能哭,把眼睛哭肿了,明儿被新郎看到一个丑新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