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高洋的为政举措(一)

最牛皇后 申日晨 1712 字 26天前

儿子今天特别高兴,这点心吃着也是比平日的更可口了,阿娘,快来试试。”

高洋说完,就夹了一个精致的糕点放到母亲的碗里。

娄昭君估摸着这个皇帝儿子一定是想到了什么好主意,解决了某项难题,所心不自觉地表露了自己的内心感受,她是不想说破,看到儿子现在这个模样,内心也是替他欢喜。

早在立国之初,高洋就是因为看出自北魏末年以来政府官员不发俸禄的弊端(不发工资,这些官吏自然变着法子从平民中盘剥),现在,自己成了一国之君,他就想改革这项制度。

高洋建立齐国后,他第一个就想到通过国库对全国的官员和衙门吏役等公务员发放俸禄,让大家上班工作有工资收,这样的话,就能最低限度地打击了贪腐行为。

高洋整理出大臣们递交上来的建议,从中设计出按官员的等级、品阶来厘定俸禄的多少,按季度发放,用地方财政税收来支付。

这项举措使得齐国的衙门一改以往的不送钱不办事的作风。不但受到官员们的称赞,最大受惠的就是平民百姓,他们再也不用送钱去衙门求人办事了。

所以自高洋建国开始就执行严格的工资发放制度,混乱的吏治局面因此彻底改观,北齐出现“刑政尚新,吏皆奉法”的气象。

为了遏制官场跑官之风(即买官卖官),高洋又极具创造性地实行一项政令。就是下令在官府上备上一根木棒——但凡有跑官要官者,不问青红皂白,一概乱棒打死再说。

高洋的这一项举措被史书《北齐书》这样评价:(高洋)素以严断临下,加之默识强记,百僚战栗,不敢为非,文武近臣,朝不谋夕。

高洋的第二招就是在建立北齐之后,改革了官员的录用制度,当时地方上的官吏太多,人浮于事,又加剧了农民的负担。

于是他采纳一些大臣的建议,削去州、郡建制。这样,全国的官吏一下子就减少了几万人,贪污腐化现象大大减少,农民们的负担也减轻了很多。

高洋的第三招就是制定法律。在北齐未建立之前,高洋的大哥高澄当政期间,就已经制定了律法《麟趾格》的法律规条。

高洋称帝后,就下令有关官员开始了《北齐律》的修订,《北齐律》的前身就是《麟趾格》,《北齐律》以《麟趾格》为蓝本,经过修改增删,最终定稿为北齐的法律。

高洋仿效大哥高澄的做法,将《北齐律》让人抄写成手抄本,然后在各地的官府衙门大门前张贴,让百姓阅读、评论。

《北齐律》共十二篇,共计九百四十九条,分为名例、禁卫、婚户、擅兴、违制、诈伪、斗讼、贼讼、捕断、毁损、厩牧、杂律。

高洋主导官员修订的《北齐律》,在法典体例、篇章结构、律文内容等方面均有创新。

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立法成就最高的一部法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开皇律》乃至《唐律疏议》都有直接的影响。

《北齐律》还正式确立了刑法“重罪十条”制度,也是后来“十恶”的起源,极大程度的影响了其后一千多年的东亚刑法。

高洋的另一个重要历史贡献就是大力支持魏收编纂北魏皇朝历史文献《魏书》。

而《魏书》的完成,则是中华民族二十五史之一的千古名着,给予后人一个正统北方鲜卑王朝的历史全貌。同时也是这个时期,经过高洋亲自主导的一系列吏治和法政重要改革也正式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