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库拉格,帝皇行宫。
佩图拉博与多恩的效率可谓惊人,仅用了不到两周的时间,便在这片星球上竖起了一座恢弘壮丽的建筑——帝皇位于马库拉格的行宫(安普瑞斯的行宫),巍然屹立于马库拉格的中心区,宛如一部凝固的史诗,成为美学的巅峰。
它的存在不仅震撼了每一个目睹其壮丽景象的人,更成为帝国复兴计划的重要象征。其外观融合了东西方建筑精粹,既拥有罗马式的列柱庄严肃穆,如同历史的见证者,静默地诉说着古罗马时代的辉煌;又以恢宏的阿拉伯穹顶为顶端,流畅而优雅的曲线勾勒出神秘与庄重交融的壮丽画卷。
入口处的门楣上,中国传统的雕梁绘画熠熠生辉,龙凤翻腾、云纹缭绕,仿佛在低语着遥远东方的传奇史诗。两侧垂挂的剪纸与彩绘,与周围雄伟的西式石雕交相辉映,使整座建筑散发出一种跨越时代与文明的独特魅力。
步入内部,宽敞恢宏的大厅顿时令人屏息。穹顶之上嵌有精美的马赛克镶嵌画,金碧辉煌的色彩在柔和的光线下熠熠生辉。
大厅深处,一座精心布置的中式园林静静地吐露着生机,潺潺流水沿着青石小径蜿蜒而下,假山叠翠、奇花异草交错其间,宛如一处人间仙境。
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落庭院,与水波粼粼相映成辉,营造出一派既充满帝国雄伟气势,又不失静谧悠然的氛围。
正当围观者沉浸在这座建筑的震撼与美感之中时,建筑本身的另一项壮举也不胫而走——它不仅在短短两周内拔地而起,更在其每一处细节上,凝聚了两位原体前所未有的亲力亲为。
那些精雕细琢的壁画与雕塑,穹顶之上的壁画,墙壁上熠熠生辉的琉璃瓦——皆是佩图拉博亲自攀上脚手架,在电子脚铐的限制下,身穿背带工装裤,一笔一划雕琢出来的。
而整栋建筑的混凝土浇筑、钢结构安装,甚至地板的每一块砖石,窗户的每一寸玻璃,都是罗格·多恩以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亲手铺设。
他们的汗水洒落在这座建筑的每一个角落,使它不仅是帝国艺术与工程的巅峰之作,更是两位原体亲手铸就的辉煌象征。
或许若干年后,当人们站在这座伟岸的建筑之前仰望它的壮丽时,仍能隐约想象出那一幕画面,钢铁之主雕刻穹顶上的花纹,帝国之壁面无表情地手持钢筋铺设地基,而基里曼则在一旁写着成山的报告,察合台在工地上烤全羊,圣吉列斯正在摁造果盘,科兹正在编写新的帝国法典,马格努斯在看马库拉格史诗。
....................................
而此时,基里曼满脸的憔悴,脸上的黑眼圈表现了他已经连续几天几夜高强度工作了,他那个属于原体的大手上,有着长期握笔写字的红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