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关山难越

无论缺少哪一环节都可能会滋长不法。

所以目前来说,朱标也是没有精简法度的心思。

“因此!”朱标眸光郑重,看向沈三石道:“有些时候,朕也需要更为直接的法子。”

“你可知太上皇为何建造这天香阁?”

不等沈三石沉思出声,朱标当即说道:“天香阁有黑市之能,见国朝百姓生活困苦,太上皇每每以皇家内帑购买粮米棉布低价售卖给京城百姓。”

“太上皇恩待百姓竟还要借天香阁之名?”沈三石一时诧异,当即便问出了声。

可也不需朱标回答,沈三石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的确需要。

就说朱标提出售卖低价粮,朝中便是一片反对之声。

太上皇雄治朝政,官员不敢忤逆。可若是每次施恩百姓,朝中都有官员反对,任谁也会觉得有些头疼。

“因此!”

朱标看向沈三石仔细道:“和征你入朝入仕,无非是朝中多一个正臣忠臣。”

“可若将你放在民间,继续经营商贾。有些时候朝廷不好亲自出面,便也由你代朕行事。”

“草民必不辱使命,虽死而已!”

看着沈三石默然下拜,朗声回命。

朱标微微颔首的同时,示意身旁站着的刘保儿将提前拟好的圣旨递给了沈三石。

也是打开圣旨的一瞬,沈三石表情错愕,甚至有些震撼的抬眸看向朱标问道:“陛下,您方才不是说不征草民入仕,为何这商会会长一职却也是五品官衔.......”

“不仅如此。”

朱标面容和煦,温声说道:“朕与朝中诸卿商议,商会会长便是五品官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且朕念你先前于国有功,还要追封你父为四品光义大夫。”

“谢陛下隆恩,谢陛下隆恩~”

沈三石说着,连连叩头,不胜感激。

一般文臣追封其父多是平级,而他沈三石即便受了朝廷任命的商会会长,也不过只有五品。

可朱标却是追封他父亲为四品头衔。

要知道,他们十里八村几辈子都没出过四品的官员。

思绪至此,沈三石恨不得立时转向家乡的方向三跪九叩,好让自己父亲泉下有知,让自己父亲明白自己终究还没有辜负他老人家的殷切期望。

心念至此,沈三石双眸不禁湿润,泪水竟不自觉落了下来。

见他如此,朱标却也没有打扰,只是让沈三石自己静静的抒发情感。

要知道,科举制度之下选拔人才极严极少。

多少书生都似眼前的沈三石一般,苦读数十年,耗尽了家财,父母含恨而终,而自己却数十年不中,终究还是那百无一用的书生。

沈三石无疑是幸运的,他能在商贾之上尽展其才。

可其他似他这般的学子却也是不幸的,他们穷极一生,辜负双亲期望,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当一个教书先生。

大时代之下,普通人的一生注定伴随着悲剧色彩。

而朱标要做的,便是让这些落第学子也有施展抱负的平台。

发展商贾,开设海贸是如此。

先前首创工科,选拔人才,也是如此。

朱标要的,乃是大明之下凡有才者都有施展抱负的机会。

待沈三石情绪稳定下来后,朱标表情严肃,仔细提醒道:“眼下朝廷所设商会乃是初立,民间亦有商会存在。”

“所以招揽民间商户入朝廷所立商会之中,仍需你这个会长劳神。”

闻听此言,沈三石这才倒是没有当即说什么必不辱命的尽忠之言。

沉吟许久后,方才听他壮着胆子问向朱标道:“敢问陛下,民间商户入朝廷所立商会,有何好处?”

见朱标眉头一顿,似有些意外般瞪了自己一眼。

沈三石连忙补充道:“陛下息怒,容臣细禀。”

“民间商会例如行会、会馆、商帮等等,或以宗族为系,或以亲友相连。”

“所以商会之间同气连枝,相互照拂。入了商会自然也就有了依仗。”

“可民间商户进入我朝廷所立的商会之中,又能有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