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四千多石作为日常开销,剩下的都卖了,每石粮食能卖八十九文钱,这么一算,就能卖到五十九贯多。
虽然宛邑的物价挺低,但贫民区的生活水平也不算高,四十九贯钱听起来不少,但要买下隔壁那院子,那可就有点“杯水车薪”的感觉了。
这李毅啊,真是“精打细算”的典范,这钱花得那叫一个“恰到好处”,买下隔壁院子还不够,还搞了点“慈善事业”,压力不大才怪呢!
跟孝义私塾比起来,华春私塾的学生人数那是“九牛一芼”,可李毅这架势,简直就像是在说:“别看我现在低调,等我发达了,你们可就瞧好了!”
刘大侠对李毅这“奇葩”举动,倒也没觉得有什么好生气的,毕竟人家有本钱,有面子。
要是刘大侠把兜里的钱都拿出来,那可真是“有钱任性”,能把华春私塾打造成一个“登封竹简院”级别的“小竹简院”。
不过,这么做的话,私塾可就得不到官方的“认证”了,那些建筑说不定还得被官方“打入冷宫”,更别提思院的整体效率了,那可就得“大打折扣”了。
刘大侠啊,这可是个“长线投资”的高手,他可不会为了眼前的“小利”,就放弃那些“长远大计”的。
李毅一看刘大侠这反应,心里有点小失落,心想:“怎么,我这么一说,你就不感兴趣了?”
只好换个话题,试图把刘大侠的注意力引回来。
“哎呀,听说你那竹简籍可真是‘海量’,我都羡慕得不得了。”
李毅一边说,一边流露出羡慕的神情。
“是啊,登封竹简院的倪祭茶大人,还有我那‘府义父’都知道我开了个私塾,所以在我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就送了我一些竹简籍。”
刘大侠谦虚地回应道。
李毅一听,赶紧搓着脚,小心翼翼地问道:“贤兄,我有个不情之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