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3章 他们和我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了

他也有自己的想法。

那就是莫斯科之前破掉二十秒!

真正没有太多想法的人。

反而是梁佳宏。

他这边的想法很简单,这场比赛能跑多少是多少,冲击一下Pb也没关系。

拿不到bb也没事。

心态就是这么的平和。

反正自己也不可能上大赛的单项。

即便是有心转200米。

那也要明年大家拿得到外卡才行。

所以今年他的心态非常的平和,一身轻松。

至于其余道次,或许都是国内的佼佼者。

可惜。

现在的种花家田径界已经大幅度升级。

原本时间线这些所谓的高手。

完全成了时代的眼泪。

这一年原本的国内第一是张培猛。

20.47s。

第二就跌到了20.55s。

当然第二是接近三米的逆风。

这个硬实力其实已经到了20.30附近。

甚至20.20+都不是没可能。

创造这个恐怖成绩的人,不是别人,就是正在第三道的谢正业。

只不过当时的他,稳定性不够。

太年轻。

没法打稳定输出。

可这个天赋,已经是肉眼可见的强大。

毕竟。

他现在还不满二十岁。

才十九岁就做到,你说可不可怕。

除了这两个。

其余的人一下子就掉到了马里亚纳海沟。

当年的全国第三,就是旁边第二道的张丰。

成绩是20.71s。

没错,一下子就掉到了20.70开外。

第四是第一道的董仕高,当年他的成绩是——20.75s。

然后第五,就是另外一边的王怀双。

成绩再次跳水掉到了20.95s。

第六是他旁边的海潮高。

成绩是20.97s。

然后第七就到了最边上的别科。

已经到了21秒开外。

后面更别说了。

等于说是前十名,你只需要21.17之内就行。

真就这样。

21秒都是快了呢。

而现在这些人的水平,对上了苏神他们,全都是战五渣水平。

短跑比赛你甩开一米只需要0.1秒。

那就是大概三个身位。

如果你甩开一秒钟。

就是10米。

那就是30个身位。

一米就叫做拉爆。

要不怎么叫短跑比赛呢?

而你到了10米。

就已经是大人打小孩的水平。

可问题是。

现在这些人对上了苏神他们。

10米够用吗?

尤其是后面几位,20.17就可以拉爆十米。

更不要说苏神他们这些19.80+的选手。

完全是……

暴击。

超级加倍的暴击。

这和苏神他们没法玩。

启动开始,就是二沙岛四个人的主场,别说采取曲臂起跑的苏谢周三个人。

就算是不会曲臂起跑的梁佳宏。

都是开局就秒他们不含糊。

就算是张丰,不也就是20.70+的水平?

而且他们传统系最大的问题就是——

即便只是这样的实力了,都发挥不稳定。

绝大部分人都跑不出自己的赛季最好成绩上下0.05甚至0.1的水平。

对于他们来讲,打不开21秒那是再正常不过。就算是传统系,今年的200米第一人张丰,这个赛季大部分成绩也都是在21秒开外。

甚至21秒5+,21秒7+都不是没有过。

这样的成绩波动,在二沙岛这边已经是完全不可能出现的事情。但是在传统系这边,却是再正常不过。

说句难听的。

就算是全国的前几人又怎么样?

照样发挥不稳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也就是说,即便是全国前几的水平发挥,跑个20秒开外都是再正常不过。

那其余人。

平常展现的实力和自己Pb之间的差距。

也同样够大。

甚至有时候差距能够到一秒。

离谱吗?

当然离谱,按道理来说0.1都算够大。

一秒什么概念?

都没法说。

因此冲出去,就看到了差距。

当张丰董仕高还在控制身体的启动,不要让太快影响自己入弯。

梁佳宏已经是在枪响前,身体微微下蹲,膝盖弯曲角度约为130°- 140°,利用这种姿势能够充分储存腿部肌肉的弹性势能。

在起跑瞬间,他的臀大肌和股四头肌同时猛烈收缩,产生强大的向后蹬地力量,蹬地力量可达到自身体重的好几倍。

梁佳宏其实也不是曲臂起跑,但是那他来说才是最合适的一个。

同样的直臂启动。

都有这么多不同。

他和另外几个传统系高手。

有明显的差异。

倒不是说这些人不想和梁佳宏一样冲出去。

只是单纯。

身体的素质不如梁佳宏。

简单来说就是他们的大腿肌肉不如梁佳宏粗壮有力。

不如梁佳宏拥有出色的爆发力。

在起跑瞬间,他们的股四头肌和臀大肌收缩能力不够,产生的蹬地力量不强。

那么蹬地力量峰值也就不好看。

根本达不到可达自身体重的好几倍。

这种蹬地力量峰值,就很难让他们能够迅速摆脱静止状态。

这就是数学上的数字题。

单纯看看数据就知道。

你这枪启动能到什么水平上。

现代的体育竞技。

就是这么残酷。

已经是把水分彻底抽干了。

你能不能行。

全看电脑计算机给不给你面子。

启动方面,这几个人切入弯道,身体重心迅速,在接近弯道时,利用腿部的蹬地力量和身体的扭转力,快速将身体重心向内偏移。

梁佳宏也是这么做的。

可他就是做得更好。

能够更快让自己的身体进入倾斜角度20°- 25°,这个角度对于他来说,可以更加快速适应弯道的向心力需求。

而这些人就做不到。

技术梁佳宏肯定也要好不少,可是这里的弯道启动,用的是差不多的技术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