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地主这人疼闺女,一看自己闺女被逼到这个份上,小脚都跑出血了,以后出门还不知道会碰上什么事,一咬牙,把两个儿子都赶出去当兵了,还让他们带着钱去的,他自己在家里也组织起了民间武装,在村里打鬼子。
然后,从王地主到他的两个儿子,全都牺牲了。王地主的媳妇受不住打击,病死了。家里就剩下王华清和她的大嫂,还有大嫂生的一个儿子。钱也花的差不多了。
后来大嫂改嫁,就剩了她和侄子。
50年划成分的时候,王家划了个贫农。
本来她家还有大房子,怎么着也得划个富农,王华清当机立断,把房子捐给村里做小学了,后来姑侄俩就住在三间不起眼的土坯房里,和村里其他人毫无二致。
56年,她的侄子考上大学,后来就一直留在省城生活,现在已经在那里娶妻生子,即便是动乱也没有波及到他。他多次要把王华清接过去一起住,王华清都拒绝了。
她现在孤身一人,凭劳动吃饭,比谁都能干,是队里评出来的一等劳力。
对外说是故土难离,一把年纪了,到了新的环境适应不了,但实际上,王华清心里是愧疚的,她总觉得自己要为父兄的死负责任,为王家的落败负责任。
所以,她努力干活,省吃俭用供侄子上了大学,让他有了好的生活,而她自己,就待在村子里,守着已经逝去的家人。她不能放松,不能清闲,不然就会想起以前的岁月,会让她痛苦的夜不能寐。
另一位老太太叫周大妮,她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贫农,丈夫死的早,她凭一己之力拉扯大了四个孩子,大儿子去闯关东了,一直没回来,音信全无,两个女儿也嫁人了,小儿子也娶妻生子了,大家都以为老太太该放松放松了,结果人家六十多了依然奋斗在劳动一线,依然是一等劳力,背着满满一筐石头能走好几里路。
老太太还是个正直的热心肠。是那种路见不平一声吼,甚至会拔刀相助的性子。
这两位都是柳树屯很有威望的妇女同志。
俩人手里都端着旱烟袋。
人在特别劳累、愁苦的时候,会比较容易沾染抽烟的习惯。
人到齐了以后,颜主任宣布会议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