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讲】

说这个虚空啊,它的产生是因为你挖出了泥土,所以才出现了虚空。那么这样子讲,当我们挖出泥土的时候,你应该看到虚空进入才对呀,因为你这个虚空要等待嘛。等待什么呢?等待泥土出来了你才能够进去。那么当泥土出来的时候,你看得到泥土出来,那你也应该看得到虚空进去才对。事实上,当泥土挖出来的时候,我们是看到了,但是我们没有一个人看到虚空进去,那么你怎么能够说虚空是因为泥土出来而产生的呢?因为你没有人看到虚空进去嘛。

“若无出入”,那么假设虚空根本没有出,也没有入,那表示什么意思呢?因为没有一个人看到虚空进去或者出来,那表示虚空跟泥土它本来就是合成一体的,它们两个一体的。是一体的时候,“无异则同”。既然是一体的,表示这两个同进同退,要么一起进去,要么一起出来。那么当泥土挖出来的时候,虚空为什么没有跟着出来呢?我们只看到泥土出来,虚空为什么没有出来呢?所以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其实说是把泥土挖出来虚空才生起,这个是不合道理的。

我们再看第三段。

若因凿出,则凿出空,应非出土;不应凿出,凿自出土,云何见空?

说虚空是我们挖凿的过程中用这个铁锹去挖泥土,不断地挖,就把虚空给创造出来,是挖凿的过程而产生,那么这样子,我们在挖凿的过程中,应该是把虚空挖出来,而不是把泥土挖出来才对。虚空既然不是从挖凿的过程生出来,我们是挖凿出泥土,那又怎么能够见到虚空呢?我们挖凿的时候是把泥土挖出来,不是把虚空挖出来,所以你不应该说是由挖凿的过程产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好,我们看最后的总结,把前面的三段作总结。

汝更审谛,谛审谛观!凿从人手,随方运转,土因地移,如是虚空,因何所出?凿空虚实,不相为用,非和非合,不应虚空无从自出。

说,阿难!你应该要对这件事情详细观察而且是如实地观照,这当中的整个过程有几个因缘值得注意的:第一个,凿。挖凿这个动作,是随顺于人的手,顺其方向而运转的。挖凿是人的手产生的;而这个泥土,是因为土地的移动而出现的。一个是在人的手,一个是在地上的泥土,那么这个虚空之相到底是怎么有的呢?

因为“凿空虚实”。这个凿是属于“实”,这个空是属于“虚”,因为挖凿是一种有形相的动作,所以它是属于实;虚空是无形相的,这两个不应该产生一种相应的作用。一个有形相的东西怎么会创造一个无形相的虚空出来呢?这两个没有相应的作用,所以应该说“非和非合”,彼此间既非参杂了相和,也不是一种上下的结合。到这个地方,等于是破虚空是因缘生。它不是因缘生,因为它没有自体。

那么以下是破非因缘生,就是自然生。不应该说虚空是无因无缘自然而有。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虚空它本身是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也不是因缘生,也不是自然而有。总而言之它是当体无生的,它只是一种虚妄相。所以这个地方它所要描述的,就是破除我们对相的执着。它只是“当处出生、随处灭尽”的一种幻妄称相。

这个地方讲到相状是一种虚妄的影像而已。虚妄的影像,当然没有一个生的地方,它没有生处。它如果有一个生处,这个东西就是真实的,它就不能有变化了。它来无所从,去无所止,所以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它哪有说从哪里来?它根本没有来处的。它也不是从泥土而来,也不是挖凿而来,它只是一个因缘的具足显现出来而已。所以这个地方是破除它的相状,是破除它相状的一个实体,它是没有实体。

壬二、明大均

【图二】

这一段是说明虚空的性是真实的。前面是讲相妄,这地方讲性真。

若此虚空性圆周遍,本不动摇,当知现前地水火风,均名五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

这个地方它不但是讲到虚空,还讲到前面的地水火风。先看虚空。假设虚空的体性是圆满周遍的,而且是没有动摇的,没有生灭相。我们看到虚空,你在哪一个地方挖泥土,它随时可以显现。你东边挖泥土,虚空就在东边显现;你在西方挖泥土,虚空就在西方显现。可见得虚空的体性是周遍法界的,哪有固定的处所?而且,不但虚空如此,包括现前的地水火风都叫作五大——这个大就是它的体性是周遍一切处。这五大它的体性都是真实的圆满的,当下就是我们现前一念心性所具足的,没有生灭之相。

这个地方是讲到虚空它的体性是本来存在的。你去挖的时候,它本来就在那个地方。那你因缘具足了,它显现给你看;你因缘消失了,它就隐藏起来。它哪有说从哪里而生?它本来就在那个地方。从哪里而生?它也不是自生,也不是他生,也不是共生,它是本来就在那个地方,本来如此。

所以这以下佛陀就诃责阿难尊者,要去回光返照这个道理。

阿难!汝心昏迷,不悟四大元如来藏,当观虚空为出为入?为非出入?

所以说,阿难你啊,你为什么遇到事情的时候不能生起圆顿止观呢?因为你缺乏大乘的正见,所以你永远不能够觉悟说这个四大的体性它当体就是如来藏,当体就周遍法界,它没有来去的。

那么我们怎么知道这个四大的体性是周遍法界呢?这以下佛陀告诉我们一个观察的重点:“当观虚空为出为入?为非出入?”你只要了解虚空到底有出入,还是没有出入,你就能够悟到这个道理。当然虚空是没有所谓的出入,它的体性——我们这样讲,体性没有出入,相状是有出入,你不能说相状没有出入。体是遍满的,但是相状的确是会变化,所以叫相妄性真。相妄性真不是仅仅指虚空,任何一件人事都是观相原妄,观性原真。

这个地方,对我们修观是非常重要的。有一个禅师开悟以后,他讲一句话。他说我们怎么去观察人生?一个大乘的佛弟子对人世的变化要怎么观察?他说:“觅即知君不可见,不离当处常湛然。”世间上任何事情都很妙,你越追求它,它越消失掉;但是你不追求它的时候,它反过来追求你,当下就显现。觅即知君不可见,但是它不离当处常湛然,因为它体性遍满。但是遍满的东西,你越找它,它越消失掉。你把这个道理、这个公式,你套在任何的事情上, 统统可以受用。你看,我们讲世间上的财富,有些人他拥有三千块, 他就很满足了;有些人拥有一千块他就很满足。外境是没有标准的。我们对于财富,对于人事,都是这个道理。你越要去追求它,越执着它,你就感到越缺乏,越没有安全感;你说,好!我把它彻底地放下。诶,你就感到你非常的满足,非常的安定。任何事情都不离开这个道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所以我们讲说,心境决定你的处境。这句话一点不假。说我现在很痛苦,我改变一个环境。其实你错了,你环境改变不了的,因为循业发现嘛。你有这个业,你到另外一个环境,它还是这个因缘出现嘛。你改得了吗?每一个环境,都有好的体性,都有不好的体性,因为它体性是遍满的,不是这个地方才不好。哪一个地方都有好,都有坏。那怎么办呢?你改一个心态,你心态一动一转。诶,心境决定处境。觅即知君不可见,不离当处常湛然。你越把它放下,越作正面的思考,你就越满足。

有时候我在想,这个人生很像那个捉迷藏。捉迷藏就是说你要找它,它躲得越厉害。说,好,我不跟你玩了。诶,它自己跑出来了。就是这样子啊。你试试看。你下一次对某一个东西很执着,你说好,我把它放下。诶,你一放下以后,你觉得它突然间显在你的面前,非常的圆满。所以你看,我们经常明天要去面对一个重要的考试,你越执着,越考不好,觅即知君不可见。所以这个地方就是相妄性真。就是说,其实每一个好的体性,每一个不好的体性,都是周遍法界。只要你能够善用其心作正面的思考,它就会随你的心而出现,是这个意思。

所以这个叫作相是虚妄的,但是它的体性——十法界当中这种染净的四大这个体性却是真实的,这个道理是不能改变的。

壬三、显理性

【图三】

汝全不知如来藏中,性觉真空,性空真觉,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阿难!如一井空,空生一井,十方虚空,亦复如是,圆满十方,宁有方所?循业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