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前线最新战报显示,囤聚在檀州一带的辽军援军已经陆续开拔南下...”
“...按我军探子得来的消息,辽援军预计在十一月底左右抵达顺州附近,十二月底将会正式挺进幽州境内。”
帅帐之中,一袭常服的章楶正在拿着一根细长木棍,点在巨幅的军事地图上,跟众人讲解当前的各方情报。
话音落下,众将都纷纷对视一眼,最后将目光投向首位的中年人身上,不发一言。
“檀州方面还留下多少兵马?”
随着战局深入,宋军已经基本完成对幽州一带的包围,而在幽州展开最后的战略对决,已经成为宋辽双方高层的共识。
因此韩明也将帅营和指挥部前移,驻扎在新夺取的房山附近。
“据悉,耶律琮亲率八万大军南下增援,檀州一带留有大概两万兵力。”
章楶抽出一旁预备好的一份情报,干脆利落的回复道。
韩明双手交叉放在下颚附近,陷入了一阵沉思。
“辽援军的进攻意图,各位有什么想法?”
韩明缓缓起身,踱步到军事地图前,看着檀州、顺州、幽州三州从东北到西南连成一条线。
众将都明白韩明的意思,从檀州增援幽州,有两条路,一个是从正路,打通顺州一带,直指析津府所在的幽州。
第二条路则是从怀柔、昌平一带,跨过温榆河,进入析津府境内。
这两条路,都有可能是耶律琮的选择,但还要看对方有没有胆子留着顺州这个钉子,旁若无人的绕道昌平。
“若是按照耶律琮的领兵习惯,多数会拔除顺州,让檀、顺、幽三州连成一片。”
“这样也能够在危机时,从容率军从檀州方面撤出燕云地区。”
顾廷烨给出了自己的想法, 认为耶律琮本人会稳扎稳打,先取顺州,再进驻析津府地区。
“这里边唯一的变数,当属耶律洪基这位辽国大皇帝陛下。”
“他若是一意孤行,想要毕其功于一役,催促耶律琮进军,那么就有很大可能会跳出顺州,走怀柔、昌平增援。”
郭逵补充了顾廷烨的想法,认为耶律洪基可能会干预耶律琮的进军路线。
接下来众将纷纷发言,大致上离不开郭逵和顾廷烨二人的想法。
“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
“既然耶律洪基想要耶律琮快速南下,实现内外联动,攻破宋军的包围网,那咱们就不要顺着对方的心意来。”
韩明缓缓开口,说出了后世伟人的着名论调,这让众将眼神一亮。
“韩帅的想法是...”
章楶作为参将,隐约猜出韩明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