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吁吁吁吁吁吁——!”
“快!把马都牵过来!”
“别挡道!让马车先过!”
“七番队集合!”
“十番队集合!”
……
“整理装备,准备强行军”——此条军令自本阵传出后,一级传一级,很快就传遍中军大营。
两名传令兵骑快马离营,前去通知前军与后军。
前军和后军的情况,暂且不提。
中军这边像是炸了锅一样。
仅转眼的工夫,静默的中军大营便被一声高过一声的人叫马嘶所淹没。
在寻常时候,青登煞费苦心培养出来的军纪无甚夺目表现。
可到了如今夜这般的关键时候,其威力便显现而出了!
命令既出,身披浅葱色羽织的新选组队士们立刻行动起来!
他们并不清楚自己这是要去哪里,更不清楚自己这是去干什么。
但既然命令下达了,甭管现在是什么时间、甭管命令内容是什么,他们就会立刻照做!
当前时间已不算早,有不少军士已然睡下。
可在听到命令后,他们马上条件反射般地弹跳起身,各自行动。
此时此刻,中军大营内外随处可见浅葱色的身影。
或是小跑着列队。
或是搬运辎重。
或是驾驭车马。
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各司其职。
看着这一幕幕快而不乱、吵而不杂的画面,营中的藩军将士们都呆了。
他们看惯了武备废弛,何曾见识过令行禁止?
会、萨二军的将士们都是新选组的老熟人了,所以他们的反应还算镇定。
反观其他藩军的军士,那就真的是瞠目结舌,震惊得合不拢嘴,下巴都快掉到地上了。
某些行家一眼看出:相比起犀利的枪炮,这严明如钢的纪律才是新选组最强悍的武器!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不绝于耳的叫喊声之外,空气中还弥漫着诱人的饭香。
只见伙夫们加紧做饭,忙得脚不沾地。
一袋接一袋大米被倒入锅中,不一会儿便有好闻的香味飘散而出,令人食指大动。
焖好的米饭刚一出锅,就立即被装进特制的稻草包,然后马不停蹄地搬运上车。
长距离急行军的要点之一,就是搞好补给。
没法及时填饱肚子、补充能量的话,那就别侈谈什么“第二次中国大返还”了。
在经过简单的考量后,青登决定效仿羽柴秀吉当年在贱岳合战中击败柴田胜家的招数。
羽柴秀吉击败明智光秀后不久,为争夺织田信长遗留下来的政治遗产,跟织田家元老柴田胜家产生冲突,进而兵戎相见,即着名的贱岳合战。
在此战中,秀吉吩咐沿途所有座屋(各种工商专卖权公会)和农家开放米仓,全体合力煮饭,并准备马匹吃的甘草。
只要提供家里所有的米,事后将付十倍的价钱。
饭煮好后,再用盐水淋湿空稻草包内侧,装进熟饭。
装好后,遣人用牛马运往贱之岳,送饭人若是途中肚子饿了,可直接用手巾或衣服取草包内的饭吃。
用内侧沾湿盐水的稻草包装饭,让运输者用手巾或衣服取饭,都是为了防腐,且稻草可吸收热腾腾的水蒸气,盐水也渗进米饭之中,正好变成容易下咽的饭团。
接下来的故事,几乎可说是天王山合战的翻版。
凭借恐怖的行军速度,羽柴军再度抢占战场先机,在贱之岳击败柴田军,一举奠定胜利。
此役过后,织田家中再无一人可挑战羽柴秀吉的权威,其称霸之路盖自此始。
既然有现成的优秀事例可供参考,那岂有不借鉴的道理?
于是,青登重仿贱岳旧事,命伙夫们加紧做饭,先将大米煮好,然后将其装进内侧沾满盐水的稻草包中。
除了果腹的米饭之外,青登也没忘记准备饮水。
他特地嘱咐伙夫,让他们往水里多放一点盐巴,以便将士们补充盐分。
为了确保饮食的及时供应,青登调集了一切能够调集的畜力、车辆,用来装运米饭、盐水。
大部队尚在集结,可补给车队已经一辆接一辆地飞驰离营。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亘古不变的道理。
青登特地嘱咐补给车队:各车辆在满载辎重后,不必停留等待,直接出发。
补给车队将在行军路上的各个节点设置补给站。
部队经过补给站时,直接拿取现成的饭团和盐水,不要停下,一边赶路一边吃。
虽然这么做会让将士们很辛苦,但事态紧急,顾不上这么多了。
此外,同样被装载在车马上的,还有将士们的武器、甲胄等装备。
这般一来,便可最大程度地减轻将士们的负担,节省其体力,好让各部队轻装前行。
事实上,光看行军路程的话,新选组的“第二次中国大返还”比当年羽柴军的“第一次中国大返还”要长得多!
毫无疑问,哪怕是以精锐着称的新选组,要想完成这一任务也绝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