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何处惹尘埃

乱世逆袭,盛世无敌

何处是江南?

晋代的张翰说,那是秋风起时,老家菰菜(即茭白)、莼羹和鲈鱼脍的风味。

张翰是吴人,写得一手好辞赋,却看淡功名。他受晋朝征召,到洛阳为官,却看到朝政昏暗,天下必将大乱,不禁感到失望。同时,江南的美食让他朝思暮想。一日,秋风乍起,张翰长叹一声,说:“人生贵在舒适自得,岂能为了名利,飘泊于千里之外呢?”于是,他甘愿脱去官服,从洛阳辞官,回到江南。

何处是江南?

唐朝的白居易说,那是漫江春水边,迎着朝阳盛开的红花。

诗人白居易因越职言事被贬出朝,后在苏、杭为官。他在任期间,治理杭州西湖,修建苏州七里山塘,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业余期间,白居易在江南到处旅游打卡,或枕卧亭上,观赏钱塘江大潮,或邀吴地美女歌舞,品尝吴宫美酒。他写了《忆江南》三首,其中第一首写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何处是江南

金主完颜亮说,那是北宋词人柳永笔下,江南炎炎夏日里的“十里荷花”。

完颜亮读了柳永的名篇《望海潮·东南形胜》,从此对这梦幻般的美景倾慕不已,他自己也在东北的金上京种荷花,但因为气候寒冷,荷花都没活成。据说,完颜亮为了栽种荷花,将金的都城南迁到燕京(今北京),后来仍不满足,便发兵攻打南宋,结果,还没亲眼看到十里荷花,就死在行军路上。

何处是江南?

明清之际的隐士张岱说,那是冬天大雪之后,寂静湖面的孤舟和湖心亭里的温酒。

明亡后,张岱常年避居江南,他在《陶庵梦忆》中追忆前尘,想起崇祯五年冬季,湖心亭看雪的往事。那日,他乘一叶孤舟,披着毛皮衣,带着火炉,到湖心亭,才看到早有同道中人在此赏雪,他们酒炉里的酒烧得正沸,拉着张岱同饮三大杯。回程时,船夫喃喃地说:“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正如千百年来,历史文化在江南留下的这些印记一样,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江南,可能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抑或是一幅具象的画面。

那么,江南到底在哪里?2007年,《中国国家地理》曾以此题推出一期专辑,来自地理、气象、文学、历史、经济等领域的专家各抒己见,阐述他们所认为的江南定义及其范围。有人说,江南是梅雨覆盖的区域;有人说,是江南丘陵的所在地;有人说,是历史上划分的江南道、江南省;还有人说,是南方六大方言区中的吴语区……

当我们将学者们的观点融会贯通,就会发现,那个“最江南”的地方。

自古以来,江南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历史地理概念,经历了从扩大到浓缩,再到成型的塑造过程。

江南最初的含义,是“大江之南”。

中国古代神话中,水神共工与颛顼为了争夺权位,打得不可开交。共工落于下风后大发雷霆,怒触不周山,没想到竟把支撑天空的柱子给撞坏了。经过共工这么一折腾,天柱崩塌,西北地势上升,天空向西北倾斜,连日月星辰也都向西聚拢,东南土地沉降,江河百川都汇流到东南,从此,东南江湖交错、水道纵横。

这个故事虽然是虚构的神话,但反映了中华先民对自然地理的认识,如西高东低、日月西沉、江河东流等现象。

从地理学的角度来解释,中国地势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的特点,西部海拔高,东部海拔低,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入大海。气候差异上,西北干旱少雨,河流较少,东南湿润多雨,江湖密布。

在南方,我国第一大河——长江,从雪山走来,经过6300余千米的旅程,哺育18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在神州大地上刻画龙的图腾。古人划分江南的最早依据,正是奔腾入海的长江,巨龙之南,便为江南。

据学者考证,中国史籍中最早提及江南的是《左传·昭公三年》:

十月,郑伯如楚,子产相,楚子享之,赋《吉日》。既享,子产乃具田备,王以田江南之梦。

这是说,公元前539年,郑国国君访问楚国,名臣子产作为相礼者陪同前往。到了楚国,楚王设享礼招待郑国君臣,并在仪式上赋《吉日》这首诗。等到享礼结束,子产取出事先准备好的狩猎用具,陪楚、郑国君一同到“江南”的云梦泽一带打猎。

这里的“江南”,主要是指长江中游以南(今湖北、湖南和江西部分地区)。这个含义一直沿用到秦汉时期。

图片

▲长江中游水系。图源:锦绣人文地理

同时,人们用“江左”和“江右”来指代长江下游的不同区域。由于长江在今江西九江至江苏南京段作西南—东北流向,古人以左东右西来划分地理,所以将今苏南、皖南、浙江及赣东北一带称为“江左”(也作“江东”),将这一段江水以西的部分称作“江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西楚霸王项羽早年随叔父起兵于江左,他的嫡系部队便被称为“江东子弟”。后来,项羽战败,来到长江下游的乌江渡。在项羽生命的最后时刻,乌江亭长曾愿出手相处,渡他过江。亭长说:“江东虽小,地方千里,有数十万之众,亦足以称王。”项羽拒绝乌江亭长的帮助,声称:“我当初与江东八千子弟渡江西进,如今无一人还乡,纵使江东父老依然奉我为王,我又有何面目见他们!”于是,项羽自刎于乌江。

图片

▲长江下游简图。图源:锦绣人文地理

长江下游的常用称呼,还有吴、吴越、三吴等。但在实际应用中,秦汉时期的“江南”,所指的范围,往往也包括这些地区。

比如《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王翦遂定荆、江南地,降越君,置会稽郡”。

战国末年,秦国大将王翦率大军南下灭楚,平定“江南”,之后又降服越君,秦于越国故地设会稽郡。

《史记·货殖列传》描写的江南:“江南出棻、梓、姜、桂、金、锡、连、丹沙、犀、玳瑁、珠玑、齿革……江南卑湿,丈夫早夭。”

司马迁说,汉代的“江南”盛产楠木、梓木、生姜、木犀、金、锡、铅矿石、丹砂、犀牛角、玳瑁、珠玑、兽角、皮革等特产。相比中原,这里多雨湿润,那时医疗条件落后,很多人在这种环境下容易生病,也就不长寿。司马迁还发现,“江南”的生产方式与中原不同,当地人以稻米为饭,以鱼类为菜,刀耕火种,水耨除草,并拾取瓜果螺蛤为食。这里的“江南”,也泛指长江中下游。

因此,直到秦汉时期,江南是一个宽泛、模糊的名词,泛指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在空间上没有特别严格的限制。

到了西晋末年,永嘉南渡,衣冠士族为避战乱,带着宗族、宾客、部曲,汇合流民,纷纷南下。公元317年,晋朝宗室司马睿在琅邪王氏等南渡士族的辅佐下,建立东晋,定都建康(也称建业,今南京)。据历史地理学专家谭其骧考证,永嘉南渡人口共有90万之多,其中,侨居今江苏一带的最多,约26万左右。

永嘉南渡对长江流域经济、文化的开发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这一点毋庸赘言。历史学者范文澜说:“东晋南朝时期,长江流域开发出来了,使(之后的)隋唐封建经济得到比两汉增加一倍的来源,文化事业发展起来了,使隋唐文化得到比两汉提高一层的凭借。”

另一方面,永嘉南渡也使“江南”的涵义悄然发生变化。

东晋之后,南方以建康为中心,依次建立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再加上此前三国时期割据江东的孙吴政权,合称为“六朝”,建康遂有“六朝古都”之称。

东晋、南朝继承中原的衣冠礼乐,接纳南渡的中原移民,成为流民心中的乐土。当时,南方广泛流传着各种谚语,如“永嘉世,九州空,余吴土,盛且丰”,“永嘉中,天下灾,但江南,尚康乐”。有学者将这一时期的建康,与罗马并称为“世界古典文明两大中心”。

图片

▲南朝时的扬州。图源:《中国历史地图集》

故此,“江南”与经济发达、文化昌盛联系起来,指代以建康为中心辐射的这片地区。

南朝有个诗人叫谢朓,出身陈郡谢氏,作辞写诗名盛一时,后世称为“小谢”。梁武帝萧衍说,三天不读谢朓的诗,便觉得口臭。唐代的李白也以谢朓为偶像。谢朓的《入朝曲》有一写江南的名句: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在小谢看来,江南是什么?她是富丽繁华之地,也是金陵(建康)帝王统治的政治中心。从此,“江南”不再是卑湿落后、地广人稀的代名词,而是成为文化先进、经济发达的意象,后来,就连北方边疆开辟出一片富庶之地,也会联想到遥远的江南佳丽地,将这些地方誉为“塞上(北)江南”。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