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孔子的经济思想中窥探士大夫们的治国思想

盛唐挽歌 携剑远行 901 字 2个月前

第二个问题,孔子认为贫富差距是合理的,起码是部分合理的。因为不同的职业,单位时间产出明显不同,显然不能一概而论,将其强行归为一等。但对于明显不合理的差距,要想办法纠正。

第三个问题,孔子认为贫富差距虽然是正常现象,但这种情况,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也”,简单概括就是君子穷的时候自己穷,小人穷的时候无所不用其极。

第四个问题,也就是孔子的主张,即“见利思义”和“利民惠民”。

不知道这一段看完后,你们有什么想法没?

在中国古代,“经济”二字,不单单是代表了赚钱,或者是摄取财富,又或者是产生财富。

这里面有些深刻的思想,至今仍然有指导意义,以及随处可见的大量反面例子。

换言之,很多事情,并不是古人很傻,而是看到了,知道了,理解了,明白了,但是故意不去做。

因为统治阶级也好,既得利益者也好,他们都需要稳定。封建国家的有识之士,应该要有看到这些现象的能力。

具体是什么,那就是孔子那第三个问题的答案,“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也”。

人穷了,也就开始无所不用其极了。既然无所不用其极,那只能说什么事情都是可能发生的。任何国家的统治者显然不能看着这样的事情愈演愈烈。

你们可以将我说的这些,代入到如今发生的很多事情里面,你会发现古今的人都是一样的,并无本质区别。

一个穿越者到了古代,他应该是什么样的,古人应该是什么样,你看看我今天这篇,应该会理解更深刻一些了。

明天还是三更,月票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