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青天之冤案(664)

在华灯初上的汴京,夜色如浓墨洒落,街角的小摊前,几名市民正在热烈讨论近日发生的离奇案件:“你听说了吗?城西的李家小二被杀了,死得真惨,尸体都被人抛弃在河边。”

“这可真是匪夷所思,李家小二性格憨厚,平日里与人和善,怎会遭此祸害?”旁边的一个年轻人皱起了眉头。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包拯一袭黑衣、面容刚毅,伫立于一旁。他默默听着,心中已引发层层涟漪。此时,南侠展昭从人群中挤了过来,轻声说道:“包大人,李家小二的遇害事关系到一位无辜的女子,若不尽快查明真相,恐怕她会被冤屈。”

包拯微微颔首,眼中闪烁着聪慧的光芒:“展昭,你说的那位女子是谁?”

“她名唤芳儿,是李家小二的青梅竹马,性格刚烈勇敢,正因如此,才被卷进这场风波。”展昭的声音低沉,仿佛为这女子的命运感到忧虑。

随即,公孙述,王朝和马汉也相继赶来。公孙述一边翻看着手中的卷宗,语气凝重:“包大人,我查到李家小二生前曾得罪了一个名叫阴烈的恶霸,阴烈不仅心狠手辣,还与一位江湖女侠有所瓜葛。”

“原来如此,阴烈心中不甘,必定会对小二下手。”王朝的眉头紧皱。

马汉打了个寒颤:“这下好戏可多了,但应对这样的人物,光靠我们可不够!”

包拯微微一笑:“这世间总有正义之士,咱们先去探访芳儿,再与她商量如何查明真相。”

几人穿过长街,来到李家老宅,映入眼帘的是一位容颜秀丽的女子,正坐在廊下,神情哀伤,面如桃花,肌肤胜雪,流露出一股坚韧之气。她就是芳儿。

“芳儿姑娘,听闻你与李小二感情深厚,若愿意,我等定会为你查明真相。”包拯上前,语气坚定。

芳儿抬头,眼中闪烁着泪光:“包大人,您能替我查出杀人凶手吗?小二遭此横祸,我心痛难忍。他生前也曾告诫我,若有不测,必有冤屈在内。”

“我们会尽全力,绝不会让无辜者承受不应有的谴责!”包拯目光坚定,令芳儿心中一阵温暖。此刻,芳儿的声音也逐渐坚定:“我相信你们,李小二做事向来光明磊落,绝不会得罪无辜之人,我一定会协助你们。”

在芳儿的引导下,包拯一行人来到了李小二的尸体被发现之处,河边的烂泥地上仍留有些许痕迹。展昭用手指轻轻拨动泥土,突然发现了一根断掉的玉簪。

“这玉簪似乎出自名家,或许与此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展昭的双目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包拯俯身观察,皱了皱眉:“这玉簪留在此处的原因是,李小二与人争执时掉落的,还是另有隐情?”不远处,兵器闪光,一行黑衣人悄悄靠近,意图窃取线索。

马汉警觉地喊道:“小心,有人来了!”话音刚落,那群黑衣人便扑了上来,剑光闪烁,包拯、展昭和其他人瞬间暗自飞退,展开搏斗。

群斗之中,包拯如虎添翼,剑法犀利,举手下意识间便已挑翻了两名黑衣人。而南侠展昭更是身形如风,行云流水般躲避攻击,瞬间取下三人性命。王朝和马汉则在一旁,奋力抵挡敌人的攻击。

经过一番血战,黑衣人终于被制服,包拯仔细搜查,发现一位受了轻伤的黑衣人,正是阴烈的手下。包拯不带情感地问:“你们为何要杀李小二?”

“哼,李小二只是个小人物,我们的目的不是他。”黑衣人冷哼,转而苦笑,“谁想,他知晓太多秘密,我们只能将他灭口!”

“秘密?”包拯皱起眉头,继续追问,“什么秘密?”

黑衣人冷笑道:“你们爷爷听信传言,还不如去问阴烈!”

正当此时,忽然后方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来者正是阴烈,他趁着夜色匆忙赶来,掩饰不住其眼中的慌张:“你们在这里做什么?”

“找我阴烈,做什么还用问?”公孙述冷冷一笑,直指阴烈。

包拯则镇定地说道:“李小二被杀案,我怀疑与你有关!”

阴烈心中一惊,眼神中闪烁着狡诈之色,嘴角微微上扬:“我与小二无冤无仇,你们是否请错了人,竟要冤屈我?”

“既然如此,那你为何如此惊慌失措?”展昭不动声色,步步紧逼,直至阴烈后退几步。

阴烈的面色微变,他心中清楚,暴露在他们的眼中,自行解除怀疑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连忙调动情绪,强压心头的慌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