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大宋仁宗年间,开封府府尹包拯,铁面无私,刚正不阿,秉公办案,名震朝野。这日,包拯正在后堂与南侠展昭对弈,忽闻堂外击鼓,包拯眉头一皱,将手中棋子轻轻放回棋盒,道:“展护卫,前去瞧瞧,何人击鼓?”
展昭起身,身形如风,顷刻间便回到堂上,报道:“大人,堂外有一老妇,声称其子被人杀害,冤情难诉,特来求见大人。”
包拯闻言,拍案而起,道:“速速带其进来。”
不多时,一老妇蹒跚步入堂中,哭诉道:“大人,老妇之子张虎,日前在城郊被一黑衣人杀害,老妇多次前往衙门报案,均被以各种理由推脱,老妇无奈,只得前来求见大人。”
包拯听后,神色凝重,道:“老人家,你放心,此案本府定当严查。”说罢,包拯转头对公孙策道:“公孙先生,你速去准备验尸事宜,本府要亲自前往案发现场。”
公孙策点头应允,转身离去。包拯则命王朝、马汉备马,一行人浩浩荡荡,直奔城郊而去。
城郊之地,荒草萋萋,张虎的尸体静静地躺在一片空地上,脸色苍白,双眼圆睁,似乎临死前遭遇了极大的恐惧。包拯围着尸体仔细查看,眉头紧锁,心中暗道:“此案定有蹊跷。”
公孙策在一旁验尸完毕,道:“大人,死者身上仅有一处剑伤,致命于心脏,除此之外,并无他伤。”
包拯点头,命人将尸体抬回开封府,自己则带着展昭、王朝、马汉在案发现场四周搜寻线索。忽地,展昭在一处草丛中发现一块玉佩,玉佩之上,雕刻着一只栩栩如生的凤凰。包拯接过玉佩,仔细端详,心中若有所思。
回到开封府,包拯立即升堂,传讯与张虎有关之人。经过一番审问,得知张虎生前与一名唤作李婉的女子交好,而李婉家中,正有一块与之相同的玉佩。包拯心中一动,决定亲自前往李婉家一探究竟。
李婉家位于城中一处小巷内,环境清幽,一座小院,几间竹舍,颇有几分雅致。包拯来到门前,轻轻叩响门环。不多时,一名身着素衣的女子缓缓开门,女子肤如凝脂,眉眼如画,正是李婉。
李婉见包拯等人,心中一惊,道:“大人,不知前来所为何事?”
包拯出示玉佩,道:“此物你可识得?”
李婉见状,脸色骤变,道:“此乃家传之物,怎会在大人手中?”
包拯道:“张虎已死,此玉佩于案发现场发现,本府前来,只想了解你与张虎之间的关系。”
李婉闻言,泪水夺眶而出,道:“大人,小女子与张虎情投意合,本欲结为秦晋之好,怎料张虎突然遭遇不测,小女子心中亦是悲痛万分。”
包拯见李婉神情不似作伪,心中疑虑更甚,道:“你且将玉佩之事细细道来。”
李婉含泪点头,将玉佩的来历一一道出。原来,这玉佩乃是其家族传世之宝,李婉自小便佩戴在身,从未离身。直到遇见张虎,二人情投意合,李婉便将玉佩赠予张虎作为定情信物。
包拯听完,心中若有所思,命人将李婉暂且带回开封府,待案情查清再做定夺。回到府中,包拯独自一人坐在书房,手中把玩着那块玉佩,心中暗自思量:“此案看似简单,实则疑点重重,张虎之死,究竟何人所为?李婉又是否与此案有关?”
正思索间,忽闻窗外一阵异响,包拯心中一惊,猛地拉开窗户,只见一道黑影掠过,转瞬即逝。包拯心知此人定与案情有关,立即唤来展昭,命其追查黑影去向。
展昭领命而去,不多时便带回一名黑衣人。黑衣人被绑在堂上,脸色苍白,双目紧闭,似乎已陷入昏迷。包拯命人将其唤醒,黑衣人睁开眼,目光中满是恐惧。
包拯一拍惊堂木,喝道:“堂下何人?为何深夜潜入本府?”
黑衣人浑身一颤,道:“小人……小人名叫李二,乃是一名盗贼,今夜前来,只为窃取财物,别无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