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氏族集团的对策

赵修永一看,是自己侄子里最能言善道的赵嘉佑。他思忖片刻,觉得除了身份稍显不够分量外,其他方面倒都合适,便向众人问道:“大家觉得嘉佑能否担此重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果不其然,他身旁的大家老开口提出异议:“嘉佑虽说足够担此大任,但身份毕竟难以完全代表赵氏,恐怕会让陈玉华对赵氏留下不好的印象。依我看,不如请修远带队,嘉佑协助。”

赵修远是家主赵修永的亲弟弟,在赵氏地位尊崇,由他代表赵氏,足够体现赵氏对陈玉华的重视。

大家老的提议,得到了众人的一致赞同。紧接着,众人便开始讨论,要用怎样的条件与陈玉华合作,其中自然少不了要与阳江府崔氏划清界限。

崔氏的衰落已成定局,而且衰败之势太过迅猛,恐怕就算是神仙降临,也无力回天。

在这个时候,充分利用崔氏曾与陈玉华交好这一点,反倒成了向陈玉华释放善意的最佳方式。

至于两家之间的联姻关系,在此时早已毫无价值。氏族之间,哪家又没有和其他家族联姻呢?

真要深究这些联姻关系,各大氏族在千年之前就都是亲戚了,如今早就该融为一体,又何必还各自姓着不同的姓氏?

赵氏在赵城内召开族会的同时,其余三个千年大氏族,对于康顺帝赐婚陈玉华一事,也都没有坐视不管。

他们几乎都做出了类似的安排,一方面想方设法破坏皇室招揽陈玉华的计划,另一方面,给出优厚的条件,试图与陈玉华结交,力求维持各方势力的平衡。

有同样想法的,可不只是这四大氏族。一些传承了几百年的大家族,也早已深谙家族延续富贵的秘诀。

虽说他们的影响力和政治敏锐度稍逊一筹,但也都察觉到,大乾朝即将发生一场不同寻常的变革,而这场变革的核心,不在京城,恰恰就在东南沿海的清阳县。

于是,众多豪门贵胄纷纷率领着浩浩荡荡的豪华队伍,带着数不尽的礼物,向南浦省阳江府清阳县进发。

途中,甚至还有队伍与回京城的马金钦差队伍擦肩而过。

而这场景,似乎已经在预示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