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慵懒地靠在椅背上,原本紧绷着的神经也逐渐松弛下来,整个人看上去比平日在朝堂之上时要轻松自在得多。
而站在不远处的李公公则默默地注视着眼前这一幕,心中不由得暗自感叹不已。他深知皇上每日都需在朝堂之上处理堆积如山的政务,日理万机,忙得不可开交。
唯有来到皇后这里,才能够暂时忘却那些纷繁复杂的国事,享受这难得的片刻宁静与安逸时光。
正当众人沉浸在这份宁静祥和的氛围之中时,忽然间,从窗外传来了一阵悠扬婉转的琴声。
那琴音犹如潺潺流水般清澈悦耳,又如春风拂面般轻柔舒缓,令人闻之心旷神怡。皇后闻声微微一怔,秀眉轻蹙,思索片刻后说道:“这琴声听起来似乎有些熟悉呢……”
小主,
皇帝微微侧身,将耳朵侧向传来琴音的方向,仔细聆听起来。
过了一会儿,他嘴角含笑地说道:“听这音律婉转,节奏流畅,怕是哪位嫔妃正在兴致勃勃地练习抚琴呢,听起来倒是颇为悦耳动听啊!”
坐在一旁的皇后轻轻摇动着头,温婉地回应道:“陛下,依臣妾之见,这悠扬的琴声之中似乎隐隐透着几分浓浓的思乡之情。”
皇帝闻言,不禁陷入沉思,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表示赞同皇后的看法:“皇后果然心思缜密、细腻入微,想这宫中众多女子,皆是背井离乡,离开熟悉的家园而入宫侍奉,心中难免会时常涌起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与牵挂之情呐。”
正当帝后二人轻声交谈之时,那原本如泣如诉的琴声却突然毫无征兆地戛然而止,紧接着便是一阵轻柔而又细碎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传来。
只见宫女素心轻手轻脚地快步走进殿内,恭敬地向皇后禀报:“启禀娘娘,玉嫔娘娘前来请安。她说听闻皇上此刻正在凤仪宫内,所以特意前来给皇上和您请安问好。”
皇后尚未开口回话,皇帝便毫不犹豫地摆了摆手,果断说道:“罢了罢了,今日朕只想安安静静地与皇后在此倾心交谈,实在不愿被他人打扰。就让她先回去吧。”
说罢,皇帝转头看向身旁的李公公,吩咐道:“你且出去告知玉嫔,就说朕今日无暇接见她。”李公公赶忙躬身应诺,然后迈着他那标志性的小碎步,急匆匆地朝着宫殿门口走去,去执行皇帝交代给他的驱赶任务。
不多时,只听得一阵急促而又尖细的嗓音远远地传了过来:“玉嫔娘娘,皇上今儿个只想和皇后娘娘说说话,您呐还是先请回吧!”这声音清脆悦耳,但其中却透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
玉嫔听到这话后,脚步微微一顿,她那娇柔婉转的声音随之响起,带着几分委屈与不甘:“公公,本宫已经许久未曾见到皇上了……”然而,话还未说完,似乎意识到自己不能违抗圣意,只能轻轻地嘟囔了几句,然后无奈地转身离去。随着她的脚步声渐行渐远,周围的气氛逐渐恢复了平静。
皇帝缓缓收回目光,重新将视线落在皇后身上,只见他剑眉微蹙,眼神之中充满了深深的歉意:“昭华啊,真是让你看笑话了。这些个嫔妃啊,总是不懂得朕的心思。”说着,他轻轻地叹了口气。
皇后微微一笑,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盛开的桃花一般娇艳动人。她柔声说道:“皇上整日忙于朝政,日理万机,她们无非是想能有更多的机会亲近皇上罢了,此乃人之常情。只是皇上既然想要与臣妾谈论若儿选夫婿之事,那咱们可得专心一些,莫要再被旁人给打扰了才好。”
皇帝闻言点了点头,随即坐直了身子,原本略带倦意的面容瞬间变得严肃而庄重起来。他清了清嗓子,沉声道:“朕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认为太子乃是最合适的人选。太子他生性沉稳内敛,心地善良纯厚,无论是学问还是骑射之术,皆样样精通。况且,你与锦瑟之间情谊深厚,如此一来,更是亲上加亲。所以,朕心中更倾向于让太子成为若儿的夫婿。”
皇后微微颔首,那动作轻柔而优雅,仿佛春日微风中的柳枝轻摆。她的美眸之中,悄然闪过一丝欣慰之色,宛如夜空中划过的流星般短暂却耀眼夺目。
只听她缓声道:“皇上所言极是,太子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良选啊。咱们家若儿那丫头,生性活泼好动。倘若能与沉稳内敛的太子相伴,想必二人定能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呢。然而这婚姻之事,虽是遵循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古训,但到底也要听听若儿本人的心思才好呀。”
皇上听闻此言,不禁微微一笑,目光温柔地凝视着自己的爱妻,轻声说道:“朕深知你对若儿疼爱有加,今日特意请来庄先生,也是希望他能在私底下考查一下几位皇子的心性如何,瞧瞧究竟哪位皇子更为合适咱家若儿。不过嘛,朕在心中倒是更为看好太子一些。只是朕担忧你会因若儿并非生于宫廷之内,而是自幼于倾羽山庄长大,从而觉得她在礼仪规矩方面有所欠缺。”说罢,皇上的眼神中流露出些许忧虑之意,似是生怕因此惹恼了皇后。
皇后却是轻轻一笑,如同春花绽放般明艳动人。
只见她摇了摇头,柔声回应道:“皇上莫要如此忧心,臣妾可是真心喜爱若儿这个孩子呢,从未觉得她的规矩有何不妥之处。打从一开始,臣妾便早已将若儿视作亲生女儿一般看待。若是她果真能够与太子喜结连理,臣妾自然是欢喜不已啦!再者说了,臣妾近日来还有所察觉,太子对待若儿似乎有着非同寻常的关注与情意呢。”
言罢,皇后巧笑嫣然地伸手捏起盘中的一颗晶莹剔透的果子,缓缓递到皇帝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