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思路

1959年8月29日,星期六,碧空如洗,秋高气爽。

小王同学正常上班,唐植桐则又去了一趟皮毛一厂。

家里明面上的兔皮已经被唐植桐清扫一空,尽管空间里还有一些,但都是鲜皮子,没法直接做书包,只能去皮毛厂买点。

“你用兔皮想做书包?”一回生两回熟,三回四回如手足,在唐植桐友好知趣的加持下,付科长在听了唐植桐需求后,确认道。

“对,小舅子闹着要真皮的包,我寻思着这个便宜点。”唐植桐拿王敬民当幌子,真正的理由没法给付科长说。

“这个……兔皮是有的,但这玩意不是很结实,小男孩又是个好动的,就怕用不长,你可得想好了。”现下无论做什么东西,都是奔着“皮实”去的,付科长站在专业人士的角度上贴心建议道。

“这样啊。那您觉得什么皮好一点?”唐植桐是个听劝的,光想着开个源、创个收了,还真没想到皮质的问题。

“牛皮的最好,羊皮倒是也能凑合。”付科长回道。

“成,那就羊皮吧,边角料就行。牛皮就算了,有点贵。”唐植桐不考虑牛皮,不是买不起,而是这年头牛是重要生产资料,若真找出出口创汇的牛皮制品,导致牛减少的话,就多少有些偏离自己的本意了。

羊皮其实也能凑合用,唐植桐用过羊皮的包,那柔软的手感,绝绝子!

付科长领着唐植桐去库房拿货交钱,都是处理干净的那种,边角料嘛,意思了一下,没多收钱。

别小看这些边角料,今年还不值钱,等明后年,可能也会稀缺,毕竟去去毛,放锅里煮煮,勉强可以算肉汤……

羊皮有绵羊皮和山羊皮之分,这两者区别还是蛮大的。

绵羊皮手感好,但耐磨性差,山羊皮与之相反。

小主,

在听过付科长的介绍后,唐植桐选了绵羊皮和山羊皮的边角料,看到兔子皮边角料,还是有些不死心,也捎带了一把,都是大一点的那种。

下午的时候,唐植桐没出门,窝在厢房搞设计。

限于现在的工业水平,很多农副产品要么只出口原料,要么粗加工后出口。

这年头想接触一下外面的花花世界是非常难的,信息的不畅通,或者说巨大的信息差,让机会平白溜走。

就拿皮毛厂的付科长来说吧,他懂皮子、会加工,但他见不到外面什么样,不知道外面的需求,眼光只能看到国内,只能做一些常用的、同质化严重的皮衣、皮帽、围脖、褥子一类的东西。

能看到外面东西的那些人士呢,又不懂生产,分给什么任务就去完成什么任务,没有精力亦或是根本就没自信,骨子里就觉得自己国家产不出来……

不能说有困难就望而却步,有困难总得想办法去克服。

唐植桐搞设计,就是想打个样,稍微往前推一把,让粗加工再往前迈一小步,走向精加工。

绵羊皮柔软,可以用来做女士坤包、手包、男士钱包,现下可是纸币、硬币的天下,这几样东西肯定是有市场的。

山羊皮稍硬,到时候拼接起来,给小舅子做个背包。

至于兔皮,唐植桐打算拼个文具袋、零钱袋出来。

坤包、手包、男士钱包,国内暂时没有这些,唐植桐只能借口自己从报纸上看到友好人士背着,或者在某某公园看到友好人士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