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两个问题只能一起回答。不瞒老师说,以弟子之见,这一遭并不会完,朝廷大概也不会救百姓。”
车厢内微微响动,似乎是苏轼手掌拍击车厢的声音。
“冀之何出此言?便是我这辈,你这辈人激流勇进,也不能改变局面吗?”苏轼问的愈发急切。
“老师,人在局中,身何有几,说不得我辈只是一生蹉跎,并不得大用呢。”
这倒不是吴希乱讲,毕竟如他老师这般大才,最后不也成了“东坡居士”?
“诚然,若是老师与我这一辈人真的能够多加勤勉,多为生民,许多事情大概也是能够解决的。不过怎么解决我倒是还没想清楚,但不解决的后果我却是有所预见的。”
苏轼听得此话微微来了些精神:“冀之有何高见?”
吴希驱使着马车躲避了迎面驰来的一匹骏马,耽搁了些时间,才腾出空来回答。
“老师应该有所体会,如今朝廷中党争之势已经显露苗头,而唐之牛李党争殷鉴不远,想来老师是知道其中危害的。”
“说得好啊。若不是发现王公与韩、司马等诸公斗争越发激烈,我何必此时去求外补至此。”苏轼感慨道。
吴希理了理思绪,继续说道:“若是党争纷然而起,老师觉得谁又有幸存的余地呢?届时,新政也好,旧政也罢,不过是相互攻忤的工具罢了。”
他倒也不是无的放矢,毕竟此后数十年间的历史早已给了他答案。
苏轼又是沉默片刻,似乎正在设想着未来的状况,不由得一阵恶寒。
良久,他接着询问道:“那便不说这么长远的事,只说眼前已然颁行的新法呢?”
吴希嗤笑一声,倒不是对苏轼,而是对苏轼话语中那长远两字。
“老师,党争其实也不长远。罢了,便只说这新政吧。”
苏轼此时在车厢之内也是正襟危坐起来,这一场谈话进行至此,他早已抛去了对自家徒弟的轻视,只觉得对方至少在看待时政发展上有着很强的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