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尘埃落定

多重优势之下,天庸关内的战斗不过持续了1个时辰,一路狼狈逃回关内以及留守关内的蜀军死伤惨重,大部分被杀,仅仅只有少数残兵从另外一座关门逃了出去。

那位倒霉的蜀军裨将,倒是一直都没有放弃,带着亲卫以及直属部下拼命抵挡、浴血奋战,或许是知晓大势已去,哪怕逃回蜀国境内,也难逃一死,甚至还会连累家人,竟然是一直战斗到最后,最终被赵云一枪捅穿了喉咙,继而被秦军士卒砍下了首级。

赵云没有下令追击天庸关的逃兵,而是迅速接管关隘,部署防御,关闭了关门,花荣、廖化两将各率2000骑兵临时转职为步兵,驻守两面关墙,他则与徐庶一起,统率6000骑兵坐镇军营,随时支援。

天庸关乃是一座纯粹的军事关隘,关内没有老百姓,除了士兵还是士兵,这倒是省却了一些麻烦,将所有的蜀军伤员全部补刀,自然也就没有了后患。

与此同时,徐庶亲笔写下了一封战报,派出传令兵送往宁山县,上呈叶白的手中。

天庸关被顺利拿下,自然是喜事一件,可却也会彻底激怒蜀国,有可能调集大军前来进攻,防范可不能松懈,这等重要关隘必须要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中。

赵云所部都是骑兵,虽然战斗力不弱,可依托关隘防御作战,可不是他们的强项,徐庶急着汇报,一来是为了请求援军,二来也是想要让叶白派出步兵前来接替他们。

从徐庶的战报之中,叶白总算知晓了天庸关一战的经过,心中欣喜不已,得亏是派出了这两位,没有轻易后撤,而是耐心地观察了几天,这才发现了机会。

当断则断,果断地衔尾追杀,顺势破开天庸关,换成其他武将,可就未必能够有这般能力了。

高兴之余,叶白对于徐庶的判断还是很认可的,如此重要的天庸关,蜀国必然不会轻易放弃,不说失去了天庸关之后,他们再也不能随意南下入侵了,最关键的是,在当前这种情况下,等于是彻底切断了金林府20万蜀军主力的回家之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管是为了天庸关,还是为了20万蜀军主力,蜀国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猛攻,希望能够夺回天庸关,乃至重新攻陷西城府。

要守住天庸关,必须得要增兵,至少要在关内保持2万兵马,并且还要准备足够的后备兵员才行。

放下手中的战报,叶白默默地清点起了自己的家底,前营2万大军基本完整,还有中营的1万兵马,加上杨延昭手下的5000士兵,以及赵云的1万骑兵,总兵力将近5万人。

而且手中还有万余士兵卡没有被动用,兵力方面倒是比较充足,不需要太过担心。

将领方面就更不用提了,天庸关这等关隘,必须要留下得力的将领驻守,才能够保证不失,杨业、杨延昭以及王翦、章邯等将,随便一个都绰绰有余。

略微犹豫了一番,叶白还是准备留下杨业父子坐镇天庸关,毕竟在历史上,不管是杨业还是杨延昭,都是常年坐镇边关的,天庸关就是秦、蜀两国的边界,两人经验可谓是相当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