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家族、商贾能够在武安郡传承多年,自然有其生存之道,绝不轻易站队,就是其中一条,不到尘埃落定的时候,他们可不会那么容易下注。
虽然这样的选择,会使得他们错失一些宝贵的机会,可至少不会让家族陷入到绝境之中,毕竟不管是在哪个世界,站队失败的下场可是相当之惨的,家族覆灭都是相当平常的事情。
没有各地家族、百姓的帮助,左武卫和府军的内乱打得可就是相当惨烈了,或许是因为背叛的缘故,双方之间下手更狠,战场上的伤兵统统被补刀,俘虏也几乎是选择屠杀,使得双方的血海深仇渐渐地解不开了。
如今已经不光是上层人物争夺权利了,更是中低层士卒们一心想要为战友同袍报仇,战斗意志空前高涨。
打到如今,双方的死伤都很惨重,右营以及府军的叛军,本有6万多人,如今还剩下2万人左右,损失大半,实力大损,若非金林府的蜀军及时派出了一支5万人的援军,他们差点就要全军覆没了。
蜀军主力在攻掠金林府的关键时期,还要派出5万兵马支援左武卫叛军,自然不是为了做慈善,而是局势的发展逼得他们不得不帮助左武卫叛军。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在蜀军主力入侵数月之久以后,武安郡或者说左武卫终于得到了一支援军的支援。
本来驻扎在石门郡,肩负防备草原游牧民族入侵的右武卫十万大军,终于进入了武安郡,在留下一营兵马加强郡城防备之后,8万人马分兵两路,分别支援左武卫大将军以及贺应所部。
有了右武卫8万大军的支援,已经损兵折将,仅仅剩下不到3万人的左武卫瞬间雄起,一连发动了数次反攻,打得左武卫的叛军溃不成军,原本大好的形势被瞬间逆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右武卫援军抵达,肯定不是仅仅消灭叛军的,抵御蜀军主力入侵,收复金林府、西城府也同样是他们的任务。
金林府尚且没有完全攻下,围攻府城,牵制了蜀军主力大量兵力,若是在这个时候被右武卫背后偷袭,蜀军可就要吃大亏了。
正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不管在之前的时候,左武卫的叛军与蜀军之间是否有什么勾连,但是面对左武卫和右武卫的兵锋,两方必须得要联合起来,共同抵御右武卫的进攻。
因此5万蜀军奉命东进,协同左武卫叛军的残兵,依托最后掌控的几座县城构筑防御,死死地挡住了左武卫和右武卫的进攻。
只是进攻蜀军和叛军的已经变成了右武卫的主力,损失惨重的左武卫在获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之后,暂时停留了下来,从锦凌郡、石门郡抽调府军前来,恢复编制和损失的兵马。
因为大战依旧在持续的缘故,本应该落到左武卫大将军头上的惩罚,并没有被下达下来,依旧让其重整左武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