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正色道:
“说得好像汤思退没有当过一样!”
“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
“现在汤思退是右相,就应该由他来进补左相。”
“等什么时候汤思退罢相了,你再让张浚这个右相进补左相也就是了,能费得了多少时间?”
赵昚一听,好像也真是这个道理,便点头道:
“父皇教训得是,孩儿明白了。”
于是很快赵昚就发布圣旨,让汤思退接任左相,张浚接任右相,仍兼枢密使。
汤思退既然接任了左相,获得了议和的主导权,那么也就和张浚起了冲突。
张浚的意思是,要赵昚把行在迁到建康府,以表示皇帝赵昚对北伐的强硬态度。
有了这个态度,各地的将军、官员们自然就会对操练军队上心。
而且也能凭借这个态度,在进行之中的议和获得更大的谈判空间。
汤思退对此自然是极力反对。
在议和过程中,汤思退不但愿意将上一次北伐中收复的四州之地全部归还金国,同时还愿意按照绍兴和议时候的旧制度,让赵昚这个皇帝跪受金国皇帝完颜雍的圣旨。
别的也就算了,但是让跪受圣旨这一条,赵昚一看到汤思退的奏折上来,直接气炸了。
“混账东西,这个汤思退怎么敢的!”
“朕是大宋皇帝,除了皇天后土和历代祖宗,谁有资格能让朕对其下跪!”
愤怒之下,赵昚直接提笔写了一份御批:
“不准!”
没想到,汤思退在得到了赵昚这份御批之后,竟然再一次将其呈送上来,并附带了一条新的话。
“臣斗胆奏请,以宗社大计,奏禀太上皇帝而从事。”
赵构的退位,其实是比较彻底的退位。
当了太上皇帝的赵构,是真不管事了。
平时除了赵昚主动提及国事之外,其他时间赵构就在宫里享受玩女人,外面的事情理都懒得理。
所以汤思退才有此一条奏请。
赵昚一听,更加生气了。
“好啊,这个家伙不但要朕对金国皇帝下跪,还想要拿父皇来压朕是吧?”
赵昚再度做出了御批:
“金虏无礼如此,卿犹言议和。今日虏势非秦桧时比,卿之议论,秦桧之不若!”
这就是把汤思退当成第二个秦桧了!
汤思退见状,直接冷汗滚滚,傻眼了。
秦桧的子孙虽然活得好好的,秦桧本人也在死后极尽哀荣,但当今皇帝陛下曾经在明里暗里多次说过:
“秦桧,国贼也!”
也就是因为赵构的存在,不然赵昚早就把秦桧的所有谥号、哀荣收回,把秦桧子孙们统统发配了。
被赵昚斥责为第二个秦桧,这下场还能好得了么?
汤思退赶忙召集主和派群臣各种商量,很快就得出了一个锦囊妙计。
“相公,咱们只需要先把张浚给想办法罢退了,再坏了边防军备。”
“嗯,再让使者在和金国议和时,有意无意透露一下。”
“等金国南下,边军败退如山倒,陛下除了倚重相公议和之外,还能有其他的路吗?”
汤思退闻言,顿时大喜过望。
“言之有理,那就这么去办吧!”
于是汤思退很快就发动党羽,怂恿赵昚下旨,让张浚去巡视边防。
汤思退毕竟是赵构钦点的宰相,赵昚出于尊敬赵构的心态,虽然训斥了汤思退一番,但也不至于将其立刻罢相。
听完汤思退等人的怂恿后,赵昚倒是也觉得有些道理。
之前宿州之败就是因为军队方面的战斗力不够,准备不足。
张浚作为将来的北伐主帅,巡视一下边军不也非常合理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于是赵昚就让张浚离开临安府,去了两淮一带视察边防。
张浚也就只能去了。
但在这个主战派跟主和派激烈斗争的时候,张浚作为主战派领袖,唯一一个能从官职上牵制汤思退的人却离朝在外,自然就给主和派获得了极大的主动权。
汤思退一方面利用这个时间疯狂贬退朝堂之中的主战派官员,另外一方面则发动党羽给张浚制造麻烦。
张浚巡视边军,得把各路边军的情报汇总上报给朝廷。
汤思退就疯狂在这些情报汇总上面找茬。
一会说张浚训练军队不精,一会说张浚任人唯亲,一会说张浚贪污军饷。
总之,各种各样的罪名统统都给张浚安排上。
时间久了,赵昚的心中也忍不住嘀咕了起来。
这个张浚,该不会真的是如汤思退所言,当真是一个不中用的家伙吧?
嗯,父皇好像也曾经说过,张浚的确不中用!
这样一来,张浚就变得无比被动了。
在朝堂中能替张浚说话的官员们,偏偏又都在这段时间里被汤思退先后贬退。
于是朝堂中形成了一股一面倒的“反张浚”声浪。
至此,张浚在赵昚心目中的形象一落千里。
无可奈何之下,张浚只能做出最后的努力。
上辞呈!
为什么说这是最后努力呢?
因为如果赵昚不批准张浚的辞呈,那么按照惯例,朝堂中的御史言官们至少在最近一段时间内不能继续弹劾张浚了。
要不然,那就是对皇帝赵昚的不尊重!
有了这段时间的喘息,张浚也就能顺利回归朝堂,继续和汤思退做斗争。
但,张浚的奏折却很快就被批准了。
德寿宫中,赵构坐在亭子里钓鱼,不忘记教诲身边的赵昚。
“礼节这个东西,你年轻人比较在意,那倒是可以和金国议一议。”
“朕其实是无所谓的,为了天下黎民百姓的安宁和平,跪一下又有何妨?”
“至于张浚嘛,这家伙本来就不中用,辞了也就辞了吧。”
“四个州的土地呢,给金虏又有何妨?将来有机会北上,半个天下都能拿回来,也不少这四个州嘛。”
赵昚自然是唯唯诺诺。
说白了,赵昚本来也不是什么心智坚定的人。
如果他当真那么坚定北伐的话,早就被赵构废掉了。
张浚仅仅离开朝廷一个月就被罢相了。
这位北宋末年的老臣,固然志大才疏不假,但也是心怀北伐热忱,几十年不变。
此次罢相,注定张浚的这辈子只能以一个北伐失败者的身份载入史册。
张浚悲愤之下,于罢相四个月后生病而亡。
张浚罢相之后,汤思退等主和派彻底掌控了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