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学厨艺3

何雨柱静静地听着,一边听一边微微点头,等兄弟俩说完了,他先是伸出手,轻轻地拍了拍他俩的肩膀,那动作里满是鼓励与安慰的意味。随后,他语重心长地开口说道:“你们俩这厨艺啊,那可是跟着我练了这么久了呀,从最开始的啥都不懂,到现在能做出一道道色香味俱佳的菜肴,这一路走来,付出的辛苦我都看在眼里呢。现在确实是该出去闯闯了,老是窝在这四合院里头,见识总归是有限的呀。去饭馆里,那可是能见到更大的世面呢,虽说饭馆里客人多,一个个点菜的要求也是五花八门的,不像在院里做菜那样自在随性,可这恰恰就是个磨炼的好地方呀。人嘛,就是得在不断的挑战中才能成长,别怕,大胆去试试,我相信你们的本事,肯定能闯出一片天地来的。”

何雨柱的这番话,就像是给兄弟俩吃了一颗定心丸,让他们原本慌乱没底的心渐渐安稳了下来。

得到了何雨柱的支持,兄弟俩心里就像是有了坚实的依靠,一下子有了底,经过一番思索后,便应下了饭馆老板的邀请。可真到了刚开始到饭馆的时候,他们才深切地体会到,这其中的困难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多得多呀。

那饭馆里的客流量可真是大得惊人,从早到晚,一波又一波的食客涌进来,点菜的声音此起彼伏,各种要求那叫一个五花八门。有的食客要求菜要做得清淡些,可又不能太寡淡,得保留食材原本的鲜味;有的则希望口味重一点,最好是那种麻辣鲜香,一口下去能让人直呼过瘾的;还有的会提出一些特殊的要求,比如某道菜里不要放某种配菜,或者要把几种不同的菜品融合一下做出新的味道来。这和在院里做菜可完全不一样呀,在院里做菜,大多都是熟悉的邻里,口味也都大致了解,做起来那自然是自在随性得多了。

在这忙碌的饭馆后厨里,常常忙得兄弟俩恨不得自己能多长几双手才好呢。就拿阎解成来说吧,他站在炉灶前,这边锅里正炒着一道需要大火快炒的菜,锅里的火苗呼呼地往上蹿,他得全神贯注地挥动着锅铲,不停地翻炒着锅里的食材,让每一片菜、每一块肉都能均匀受热,同时呀,还得惦记着旁边灶台上炖着的汤呢。那汤在锅里 “咕嘟咕嘟” 地翻滚着,得时刻留意着火候的大小,可不能让汤溢出来了,也不能炖得太干或者太稀了呀。他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停地滚落下来,顺着脸颊流到下巴,再滴落到地上,可他连擦一下的工夫都没有,眼睛始终紧紧地盯着锅里的情况,那紧张忙碌的模样,看着就让人觉得辛苦极了。

阎解放那边也没轻松到哪儿去呀,他守在案板前,手就没停下来过,一把菜刀在他手中不停地挥舞着,“哒哒哒” 的切菜声几乎就没断过。各种各样的食材在他的手下被快速地切成不同的形状和大小,可这活儿干久了,手都快累得抬不起来了,又酸又麻的感觉一阵阵地袭来。但即便如此,他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还得时刻留意着各种食材的余量呢,毕竟客流量大,食材消耗得特别快,一旦发现哪种食材快没了,就得赶紧跑去后厨补货,要是耽搁了,那可就影响出菜的速度了呀。

小主,

然而,面对这重重困难,阎解成和阎解放并没有被打倒,反而像是被激起了斗志一般,越挫越勇。他们心里明白,既然选择了来到这里,那就得咬牙坚持下去,把困难当作是成长的阶梯。于是,只要一有闲暇时间,他俩就凑在一起,开始仔细研究饭馆里最受顾客欢迎的菜品。他们会把那些点单率高的菜品一一罗列出来,然后细细琢磨着怎么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做出改进,让味道更上一层楼。

比如说,饭馆里有一道红烧排骨,原本的做法虽说味道也还不错,但他们觉得还可以更出彩一些。兄弟俩就开始尝试着调整调料的比例,把原本的普通酱油换成了味道更为醇厚的老抽,又适量地增加了一些冰糖,让烧出来的排骨色泽更加红亮诱人,吃起来口感也更加香甜软糯。

而且呀,他们还会根据季节的变化,适时地推出一些应季的新菜品,吸引顾客的眼球。春天的时候,各种新鲜的蔬菜纷纷上市,他们就推出了像清炒春笋、凉拌马齿苋这样清爽可口的应季菜;夏天天气炎热,人们普遍胃口不佳,他们就琢磨出了像酸汤肥牛、凉拌鸡丝这类开胃又解暑的菜品;到了秋天,各类瓜果飘香,他们又会把南瓜、板栗等食材融入到菜品中,像板栗烧鸡、南瓜煲这样的菜品一推出,就备受顾客喜爱;冬天天冷,大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