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古印度帝王之戒日王

这就是印度 开心可可 2253 字 4个月前

他重视利用宗教进行封建统治,倾向于大乘佛教,并支持中国唐朝玄奘在印度的活动。在位40余年中,在钵罗耶迦举行过6次五年一度的佛教“无遮大会”。采取佛教与印度教兼容并包的宗教政策。封建制度的确立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各地出现“稼穑殷盛”的景象。沿海港口和与对外贸易有密切联系的城市工商业仍继续保持繁荣,但恒河流域许多古城的工商业和货币经济更加萧条。

戒日王本人信仰婆罗门教湿婆神,但容许其境内各种宗教派别自由发展,并且特别尊重在当时还拥有大批信徒的佛教。这也许是受他的姐姐拉芝修黎这位虔诚的佛教徒的影响,但实际上印度教和佛教之间有诸多相通之处,而且在伊斯兰教进入印度之前,印度基本上保持宗教宽容的氛围,很少出现君主因为信仰一种宗教而去压迫另一种宗教的情况。他后期效仿阿育王,接受了佛教的信仰,更加采取了扶植佛教的政策。他封赏僧人土地、村庄,布施寺院,“圣迹之所并建伽蓝”,于恒河两岸建立数千座佛塔。着名的那烂陀寺在他的扶植下得到极大的发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另外,他创作的《八大灵塔梵赞》和《野朝赞》表现出强烈的佛教情趣。由于戒日王对佛教的支持,佛教徒把他看作与阿育王、迦腻色迦齐名的护法明王。

四、与中国的交流

公元631年,一位满面风尘的高僧来到了印度,他游历印度各邦国,宣讲大乘佛教的教义,名声鹊起,引起了戒日王的注意,他就是来自东土大唐的玄奘。

戒日王特意在642年于首都曲女城为玄奘举行了无遮大会,20多个王公和5000多名大小乘佛教、婆罗门教高级学者参加了大会,由玄奘宣讲大乘佛教教义,与会者没人能驳倒他,因而获得了“大乘天”的尊号。会后,戒日王请玄奘骑象巡游天下,宣讲说法,一时间在印度掀起了“中国热”,实际上也借此以统一佛教教义,排除纷争。玄奘还受邀参加了公元643年第六次佛教无遮大会,并从印度带回了大量佛教经典,回国后还撰写了《大唐西域记》介绍了印度的文化。

玄奘不是中国第一个赴印求经的人,也不是最后一个,但像他这样得到戒日王如此热烈的礼遇却是绝无仅有的,两人共同为中印文化交流写下了浓重的一笔。玄奘访印促进了中印两国人民的了解。

从公元641年开始 ,戒日王朝多次遣外交使臣通聘唐朝,唐太宗也四次派王玄策等率外交使团访印。

五、后世影响

在他统治的40余年间,北印度相对稳定繁荣。死后,帝国开始分裂,出现了王朝林立的局面。

戒日王是特定的历史环境造就的英雄。他的帝国仅仅延续了四十多年,但在这短暂的时期中,他使北印度统一,他大兴文化事业,产生出以波纳为代表的一代文豪,他促进了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使那烂陀寺名扬四海。应该说,戒日王是个有作为的君主,他的统治时期是印度历史上的一个光辉的时代。